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49期 性別平等(2015年03月)

芭樂小雞塊:青少年同志團體方案實務分析

本文兩位作者任職的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於1998年成立。當時成立的社會脈絡即基於1990年代臺灣各地發生多起青少年同志自殺的社會新聞事件,最有名的一則便是1994年的一對北一女學生到宜蘭礁溪某家汽車旅館燒炭自殺,並留下當時許多同志深有同感的遺書,其內文中寫著:「這個社會的本質不適合我們」。當時熱線的成立,便是想透過服務可近性高、匿名性高的諮詢電話服務方案,來協助全臺各地的同志與同志親人,特別是與成年同志相較,資源更加匱乏的青少年同志。

隨著2000年的葉永鋕事件(註1)[1]、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法規規定學校每學期必須有至少四小時的性別平等教育,因此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友善老師在校園內進行同志教育,並邀請熱線的教育小組(註2)[2]至校園內進行教育宣導。針對校園師生的同志教育,便逐漸發展成熱線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以2014年為例,熱線針對校園師生共進行了406場演講、服務了38,794人次。

然而在熱線成立至今的這17年來,儘管已針對青少年同志發展出一對一的諮詢電話服務、結構性的教育宣導與社會倡議工作,但仍經常在這些實務工作過程中,看見現今青少年同志的艱辛處境,例如,無法面對自身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在家中主動或被迫出櫃而家人無法接受、對自己身為同志的未來感到無望、無法從正規教育中獲得正確且無歧視的同性間安全性行為資訊……等。也因此,熱線性權小組(註3)[3]在2013年小組工作項目轉型的過程中,決定開始嘗試提供青少年同志團體性質的直接服務-定期舉辦給青少年同志參加的「芭樂小雞塊雙聚會」於是成形。本文便是將2013年至2014年底,熱線此青少年同志團體方案的成形過程與服務經驗做一整理,並進一步對社會工作於服務青少年時常面對的服務倫理議題進行反思,最後則從實務上與保守教會的互動經驗中,期許臺灣的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界,能共同為改善臺灣青少年同志的處境一起努力。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6/04/2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7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