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 全球化的社會福利衝擊(2014年12月)
從在地到全球:伊甸推動身心障礙福利的實踐
1980年代是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全球聯繫不斷擴張,人類的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全球化就像「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世界變成一個互動單位的過程,各部分「互相依存」的關係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實際距離縮短,只要有通訊軟體,就算跨洲仍可即時通訊交換訊息,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帶來民族國家的式微,國家形式以跨國國家模式呈現,例如跨國集團,其次為生活風格的跨國社會空間,擁有相同的風格或嗜好,以及跨國民族社會空間,瓦解民族主義與國家疆域間的固定聯繫方式,包括經濟產業、勞動市場、家庭人口、貧窮問題等的改變,全球化帶來了國與國之間疆界的隱形(周永新,民92;賴兩陽,民93)。國內外學者(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民92;郭俊巖、王德睦,民97;李淑容,民96;張翰璧、張晉芬,民102;Ligon, 2006; Walby, 2012)也發表許多全球化對各個層面的影響與衝擊,包括經濟層面的貧窮問題、貧窮與福利花費所產生的風險以及除了社會福利所帶來的問題外,因著知識經濟所帶來的主權意識,提升產生的性別、勞資等社會正義的討論。
本文主要探究在全球化的發展脈絡下,國家、社會的改變與衝擊,特別是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做為一個本土性的非營利組織,從在地身心障礙權利與福利服務,如何朝向發展國際工作的歷程,這樣的轉變包括來自全球化的影響途徑與範疇,以及非營利組織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參與角色。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在三十年前領受上帝的呼召,在需要者身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幫助百萬身心障礙者站出來。時至今日,面對全球化影響資源的重分配,非營利組織也扮演著跨國議題資訊與資源分配連結的重要角色(黃琢嵩、潘若琳,印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