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3期 建構長期照顧服務體系(2016年05月)

創造三贏長照體系: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

根據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臺灣老年人口已於1993年占總人口比率7%,達到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條件,並且預計於2018年突破14%,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門檻。再者,由於戰後嬰兒潮自2011年起陸續邁入老年世代,臺灣預計在2014至2025年間,老年人口將以超過4%的成長速度,快速地增加,預估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行列。從老化指數來看,2014年臺灣老年人口與幼年人口比例為1:1.2,老化指數86.2%,但是在2016年時,老化指數突破100%,意即老年人口將超過幼年人口。以上數據皆顯示,高齡浪潮席捲是臺灣社會不得不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

臺灣老年人口快速成長,伴隨失能(disability)人口增加,照顧人力卻面臨不足的問題。行政院衛生署(2010)推估2016年全國失能人口為78萬人,其中65歲以上失能長者約佔2/3,隨著老年人口數增加,2026年老年失能人數將達到98萬人。臺灣在這短短的數十年間,除了面臨人口快速老化,更面臨少子化的雙重衝擊。根據調查報告指出,2014年仍為每6.2位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到了2031年以後,僅有2.4位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從家戶人口來說,家庭結構從1990年平均每戶人口數4.0人,至2000年的3.3人,2010年持續下降至3.0人,家庭人數規模持續縮小(行政院主計處,2012;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據此,在扶養人口下降與家庭結構改變的情況下,臺灣未來可能面臨失能者照顧人力不足的困境。

實際上,國內外皆有照顧人力議題的討論。無論國內外調查顯示,大部份失能長者仍居住家中,臺灣失能長者有65%由親人朋友照顧為主。這些家庭照顧者(family caregiver)被視為長照體系最重要的骨幹(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07, 2012)調查國內家庭照顧者人數已高達90萬人,每位家庭照顧者單日投入約10小時的照顧時間,照顧失能者的時間約9.9年,顯示國內的家庭照顧者已面臨龐大的照顧負荷。國外的報告也呼籲,當家庭照顧者提出求救訊號時,相關單位應立即給予家庭照顧者評估並傳遞諸如喘息、諮商等支持性的長照服務,在家庭照顧者使用長照服務後,也應再次評估狀況,以檢視服務成效是否得當;此外,早期且規律的評估,能夠協助政府單位篩檢高照顧負荷的家庭照顧者,進一步預防被照顧者受虐待、遺棄等事件發生(Family Caregiver Alliance, 2006b)。家庭照顧者過於沉重的照顧負荷將使得照顧品質下降,臨床指南也建議應以跨領域團隊評量方式,完整地評估家庭照顧者的身心狀況與壓力指數,避免照顧負荷過重的家庭照顧者成為「隱形病人」(Adelman, Tmanova, Delgado, Dion & Lachs, 2014)。

整體來說,隨著高齡化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建構完善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迫在眉睫。十年長照計畫自2007年實施後,為臺灣奠定以社區、居家服務為基礎的長照服務,對於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卻僅有喘息服務,仍無法提供更多元支持與訓練服務(陳正芬,2013)。因此,長期照顧服務法歷經多年朝野協商、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努力之下,於2015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根據法規第13條,我國正式將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納入長照體系政策規劃,且編列預算。本文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顧家庭照顧者面臨的困境;第二部分分析各種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之成效;第三部分整理我國長照政策對於家庭照顧者的現況,以及國際對於家庭照顧者支持方案回顧。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1/02/0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7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