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期 建構長期照顧服務體系(2016年05月)
全球化的跨國勞動力——外籍看護工在長照機構之情緒勞動
在全球化影響下,當代國際間的政治與經濟成為關鍵性的議題,例如對資源分配效能之改善及生活品質提升的承諾,其他尚有經濟上的移轉及為緩解在特定職業上人力短缺的移民政策(Stiglitz, 2006; Browne & Braun, 2008)。從雙元勞動市場觀點檢視勞動力的國際遷移,並非因為輸出國的低薪或高失業率等推力因素所致,而是輸入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移工需求(Piore, 1979)。雙元勞動市場更進一步指出,當勞動力短缺時,雇主提高本地勞工薪資是一個代價高昂的因應手段,而更簡單的、更廉價的解決之道是引進外籍勞工,因為外籍的勞動人口可以接受低薪的底層工作,同時亦可避免經濟、社會結構的膨脹問題。
人口老化所引發的照顧需求導致結構性的人力短缺中外皆然,且成為推展服務主要困境。沈珍榮(2010)的研究指出,韓國政府當初預計在長期照顧領域需要約5萬名照顧服務員,結果實際培養了45萬名,但真正投入長照職場上工作者僅12萬餘名。在照顧人力需求的壓力下,照護體制政策及環境必須有所回應,指陳出照護工作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藉由引進低成本的外籍勞工來平衡照顧缺口的窘境,而此策略在世界各國普遍可見(Hochschild, 2000)。
在工業化及現代化的影響下,促進全球化的發展,對於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在長期照顧的勞動力或直接照顧者需求上產生多面向的動態移轉。Stiglitz(2006)提出「經濟全球化」的概念,意指「世界各國在經濟上藉由商品、服務、資本,甚至是勞動力流動的增加,有更緊密的結合。」因此,在時空變遷發展下所形塑的勞動力又呈現出哪些內涵,不僅對長期照顧的人力運用及發展有密切關聯,更牽涉到國與國之間的互動及未來發展。
檢視我國長期照顧制度的發展,近年因服務需求量大幅提昇,更彰顯出「充實長照服務人力議題」之迫切性。加上老人照顧需要工作人員日以繼夜的投入,這也是照顧單位需要懇求外籍工作者協助的主因。檢視我國現有長期照顧各類專業人力中,實際從業人員與未來推估所需人力之差距顯示,以照顧服務員之供需差距最為嚴重,服務需求人數的推估及訓用之落差是我國目前在發展長期照顧人力上難以突破之困境。根據吳淑瓊(2013)等人的研究指出,在照顧服務人員訓練計畫執行下,每年約有5,000-10,000人投入訓練,領有技術士證照者有21,407人。雖然目前結訓的人數超過七萬人,但實際從事照顧的工作者卻僅有24,188人,僅約參訓人數的三分之一。
根據衛福部2016年實施長照保險涵蓋率70%推估,尚須充實照顧服務員30,912人,社工人員為2,559人、護理人員為5,668人、物理治療人員為705人、職能治療人員為1,686人等。而由目前照顧服務員8,149人來算,等同於還須增加現行服務員人數的3.7倍(衛福部,2015)。雖然2014年通過照顧服務員教育訓練人數為19,365人,但與2014年相較,居服員人數僅較2013年增加212人,而2015年也僅較2014年增加474人,照顧服務員成為拿到證照卻也不願從事的工作,政府也開始積極規劃相關配套,以增加投入的誘因,但成效仍有限。
在此困境下,外籍看護工的引進對於正在發展制度化的長期照顧服務而言,是否已成為必要的措施,檢視我國自開放外籍看護工,執行的過程中卻也屢遭質疑。若照顧工作具有「選擇性」與「市場性」,對於照顧行為的角色與成效會產生那些變異?而有酬的照護勞動在社會分工下所呈現的真實面貌的特性又為何,皆會成為影響長期照顧品質之關鍵因素。究竟國家在依賴這些移工對持續增加的衰弱老人提供必要照顧的同時,具備了何種優勢及劣勢?又有哪些機會與挑戰?對國家社會照護所造成的變遷,其內涵相當值得深入探討。
對機構而言,期待藉由外籍看護工的穩定人力以提供有品質的照顧的同時,又對機構的團隊分工與照顧管理,形成那些挑戰?我們應如何有效的回應?面對持續增加的外籍看護工,已成為高齡社會中無法迴避的議題,故本文將以長期照顧機構為背景,檢視情緒勞動對照顧工作的影響,以了解在現有的照顧角色是如何受到特定的社會制度及文化脈絡之影響,並能引起社會對此議題之討論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