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14期 家庭福利政策(2006年06月)

宜蘭縣時潮社區文化產業發展之過程

「全球化」是自1960年後漸趨發生的全球現象,他代表著近三、四十年來全球發生的一些事件的總體,例如金融全速流通、網際網路的暢行、環境的改變及污染狀況的嚴重性等。雖然許多學者對於全球化的確切範圍或解釋仍有不一致,然無可否認的,全球化確實是影響著我們近代人們的生活,而且幾乎只要是居住於地球上的人類,都會受它的影響。

而相對於「全球」這一廣大的名詞,另一「社區」則是相對於她的極端。「全球化」指的是全球暢行無阻的資本流通和均質化、單一化的發展方向;「社區總體營造」卻回到落後(或是低度發展)、被網絡世界遺忘的社區。(于國華,1992)

「社區總體營造」最先於1994年的10月3日,當時由文建會申學庸主委與其陳其南副主委正式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主要強調「由下而上」的自主性概念,並且延續社區為主體發展的意識,包含社區文化、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生命共同體、社區自主和居民的實際參與,希望運用社區總體營造營建一個屬於我們社區居民的社區,既而讓草根性(root-grassed)、本土化(localization)的東西在我們自己的社區發展。

而全球化經濟結構與影響中重要特徵之一就是文化流(cultural flow)(Harvey;1989;Castells, 1989;引自辛晚教等,2003:2-1.2-2)。不僅反應世界多元和主流文化的交互作用關係,也重組過去封閉體系中地方文化的結構與內涵,也就是地方文化特色與社群文化體(辛晚教等,2003)。

研究者目前推動「時潮社區」的社區總體營造方案,時潮社區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尚屬於新興的萌芽階段。探討時潮社區需透視其歷史脈絡。從最先養殖漁業的發展;到八○年代在農業技術上的突破,因此開始夏季種稻,冬季休耕;直到現在於冬季休耕時居民發現原來這是一塊候鳥、迷鳥的棲息地,許多珍貴鳥類有都會到此棲息。然而於此也就有可能有許多民眾聞風而來,帶來的一方面是觀光資源,但是另一方面也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為破壞,因此居民開始試想如何在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之間互動作調和,凝聚社區意識,規劃發展社區總體營造,試圖規劃結合賞鳥的棲息地以及社區朝向農、漁觀光休閒事業的發展。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3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8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