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期 友善家庭社會福利(2017年09月)
以Freire教育理論淺論澳洲老人照護技職訓練中的照顧素養培育
前言:
在臺灣照顧工作人員普遍不被視為專業人員,其從業所需的技能僅透過訓練便可獲得,因此過去研究曾對臺灣的證照制度是否有與在職訓練相結合並提出懷疑(呂寶靜與陳正芬,民98)。臺灣目前的人力培訓以2003年所公布的照顧服務員訓練為主,共50小時的訓練課程以及40小時的實習(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民106)。當前的訓練不論官方或是民間並無統一教材,僅有衛生福利部所公佈的課程綱要。在資歷認證上則有乙級技術士的證照考試。教育部則於2007年度核定高職試辦照顧服務科(賴麗貞,民97),因此臺灣也有3年制或兩年制的二技或二專,另外也有大學的老人服務科系等的高時數技職訓練課程。至於老人服務科系所修讀的學分及專業與照顧服務訓練證明或證照之間,或許是侷限於照顧服務員的職業訓練提供方式,目前並無制定明確的通用或是針對各個同主題的單元課程施行抵免機制。在另一方面,根據統計民105年來臺工作外勞有62萬人,社會福利外勞佔有23萬人,於該年也增加了過去的3倍人數(陳素玲,民106),藍領與白領工作簽證條件的分歧,使看護移工的終身教育權益缺乏整體政策規劃。國內過去不乏針對照顧服務人力訓練與發展進行的國際較研究,但在了解國外系統的部分多偏向以制度層面的文獻探討為主(呂寶靜與陳正芬,民98;李佳儒,民100;吳肖琪、黃敬淳與葉馨婷,民104)。更多著重於單純探比較他國討制度發展(周怡君,民105),至於紐澳的相關研究則偏向長期照顧政策層面(林金定,民96)。本文為彌補過去多國比較文獻中關於照顧服務訓練的知識鴻溝,著重於探討鑲嵌訓練的國外脈絡。因此本文希望藉由針對已具有國家資歷架構的澳洲技職體系照護訓練的職業課程提供於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間的一間核可的訓練機構整套個人支持者證照之教室觀察,爾後針對(一)對統一的資歷架構與教材對於照顧服務員訓練所能提供的可能貢獻進行探討;(二)以移工為主的學習者如何透過紀錄書寫及簡易評量進行Paulo Freire的充權。
素養(literacy)的狹義定義為識字與讀寫能力,在廣義上包括個人受教育的情況與一般性的技能(張一蕃,民86)。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國家最重視的素養包括了社會合作、一般性的知識運用、繼續教育學習和溝通的能力(陳聖謨,民102)。澳洲自1990年代開始與其他OECD國家一樣,推動終身學習改善經濟競爭力,而聯邦政府在接下來數十年也持續重視終身教育的發展(邱玉蟾與卜政球,民104)。
發展至近十年,教育產業成為澳洲僅次於礦業及旅遊業後第三大的外銷產業,這是由於國際學生在澳洲所進行的消費在過去十年間持續增長,近年來技職學生則是快速成長(Dodd, 2016)。技職教育訓練(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體系統一,強調全球流動(梁琍坽,民102)也提到政府設有國家資歷架構(National Framework of Qualification, NFQ)的公家單位,但是官方認可給予技職體系人員資歷審核的VETASSESS則為一民間單位。國家資歷架構的定義為學歷或證照或認可的經驗學習對雇主所傳達的、關於擁有證照的工作申請者有多少工作素養以及證照或資歷在教育系統中的升學地位(Allais, 2010)。知識社會變遷,業界要求改革,因為此有國家資歷架構(NFQ)發展改革的必要(梁,民102)。在分析紐西蘭與澳洲的資歷架構後,建議臺灣可以設置資歷架構主管、發展立法設置課程品質管理機構以及教學與評量(梁,民102)。
呂寶靜與陳正芬(民98)探討了臺灣、英國與日本的培訓制度並大量調查了臺灣相關從業者的意見,發現到在臺取得證照的照顧服務員較具有工作能力且使受訪者以舊有臺灣的訓練項目給予重要性的評分,然而未就不同國家的培訓具體內容及其對學習者群體的教育意義深入比較及建議。過去澳洲的研究曾指出,由於照顧工作的雇主認為照顧為家事工作,因此不應有高額的收入,就算照顧者有高齡照顧證照(舊制證照),狀況也一樣。因此女性主義的分析認為顧主定義的照顧應該是以愛為中心,而工作以錢為中心(Palmer與Eveline, 2012)。此外,營利照顧是否會降低照顧品質不斷地被辯論當中(King與Meagher, 2009)。
關鍵詞:高齡照護訓練、澳洲、移工政策、社會教育哲學
作者:鄭清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