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期 國際公約與臺灣社會福利發展(2017年03月)
國際社會福利服務方案的開拓與服務模式——台灣家扶基金會的案例分析
隨著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疆界的消失,跨地域的經濟與社會互動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了重要議題及趨勢。在全球化的時代中,諸如生態、金融與經濟、毒品、水資源、傳染疾病、貧窮以及人口流動等問題已不再僅限於某一個固定的疆界,換句話說,全球化的發展使身處於地球村的我們認識到彼此的福祉與苦難乃是休戚與共(張中亞,2004)。以社會工作專業的角度來看,全球化是一個議題性的社區,一種跨越疆界的系統。國際社會工作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of Social Work: IFSW)、國際社會工作者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 IFSW)與國際社會福利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ocial Welfare: ICSW),則以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此一詞彙,代表地方與全球進行連結、發生關係、產生政策、出現挑戰與因應策略回應的網絡狀態(Dominelli, 2012)。全球化與國際化一詞,本來即是具有爭議,並且在不同局勢現象有所交替運用的詞彙(Dominelli, 2009),在本文中依循社會工作群體的認知概念,將全球化視為跨疆界的議題連動社群,而國際化的概念則是組織系統網絡的連結與回應過程。
在人類苦難與福祉共享的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我們不僅以善盡原有的公民責任為足,同時也開始意識到彼此作為世界公民的責任與義務,並關注到其它國家的弱勢人口的需求。當前全球計有14億以上之人口每日收入不及1.25美元,每天有超過3萬名兒童死於可輕易控制之傳染病,有1億人缺乏足夠食物,1億兒童無法接受基礎教育,每年並有超過6萬人在颶風或地震等天然災害中喪生(中華民國外交部,2009)。這些人口對於最基本的必要食物、醫療及健康照護等有使用上的困難,而落入我們統稱的貧窮狀態(Townsend, 2010);貧窮在這個定義下並不只是社經地位的相對性低落而已,它實在地威脅到人的生存,使得基本人權-生存權受到嚴峻的挑戰(張中亞,2004)。
家扶基金會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65年來一直秉持著其為弱勢兒童及家庭服務的宗旨而努力;1938年在世界友人的國際援助下開啟了對貧困兒童與家庭的服務,隨後在地深耕了35年並歷經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及國民生活的改善,乃於1985年眾多臺灣民眾的支持下自立,從一個接受國外援助的機構成為自立並且具有向外拓展能量的機構。歷經了接受外援、本土深耕發展並建立優良的專業口碑等階段,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秉持著「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扶前進的方向」這個核心使命,於1987年開始開辦國外貧童認養服務,將服務的範圍擴及國外的弱勢兒童。近幾年來也陸續建構了家扶的國外服務模式並持續開拓國外直接服務方案,本文將以台灣家扶基金會為例,簡述家扶基金會在國際人道援助的發展背景脈絡下,海外兒童福利服務的發展方向、模式及相關方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