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5期 本土化、國際化與社會工作教育(2016年09月)

思考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

本文,不在於透過有系統地檢閱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相關文獻,而在於反思自己教學、研究和相關經驗,就推展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課題來提出一些想法。

Nel Noddings(侯晶晶譯,2012)認為教育是許多有意或無意的相遇經歷,透過這些相遇,使學生習得知識、技能,提升理解力與判斷力,而促進其發展。

在這裡所謂的思考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也就是筆者針對原住民族社會工作領域中,主觀認為值得交流的知識、技能、理解力與判斷力等相關課題來發表意見,期望有助相互學習。

本文,主要擬回答的問題是:為何在「一般社會工作教育」外,還需要推動「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原住民族社會工作」需要有別於「一般社會工作」運用的知識和技術?需要有差別的理解和判斷?

Payne和Askeland(2008)指出:「在某些國家,教育工作者並沒有社工實務經驗,或者只限於其生涯的初期,而在所有國家相同的現象是,學術教育的工作基本上並不需由實務來檢證其有效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往往與社工實務的脈絡存有距離,欲以一種有說服力的方式來從事社會工作的教學,若非完全不可能,也變得相當艱難。」筆者正是Payne和Askeland所指出的那種狀況,我在從事超過30年的教學前,只有大約4年的一般社會工作實務經驗,而針對所謂的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以下簡稱原住民社工),則純屬理念思考或教學經學。

為什麼缺乏實務經驗,也可以從事教學?我大致接受這樣的看法:其一,人具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性,乃人在許多時候,是一種理論性的動物,只有人能先將各種情況在腦子裡想像出來,然後,據以指導其實際行動;其二,一門專業的宣稱,大致指其具備理論要件,該理論可指導實務行動而有效解決問題。康德說過,無法指導實務行動的理論是空洞的,而缺乏理論指導的實務只是盲目摸索罷了(徐震、李明政,2004)。我這樣想,並不是說我的教學過程就沒有存在障礙,只是我認為我遭遇的障礙,應不是Payne和Askeland所指出的與實務脈絡脫節的那種狀況。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7/09/2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7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