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期 臺灣社區發展50年—回顧與前瞻(2016年06月)
社區換工的實踐理念與經驗反思
「社區換工」的概念,未曾出現在正式的學術文獻之中。社區換工在早期農業社會是一種鄰里互助採收農作物的常見活動,當時由於機械化尚未普及,農忙時需要大量的人力協助採收,因此「換工」或「幫辦」成為互利共存的重要機制,同時發展出「吃割稻子飯」的互助共享文化。而此種文化不只是存在漢文化之中,包括原住民傳統的文化中都有社區共享的文化(舉辦分享祭),例如鄒族的「喬德蓋」及阿美族的「米八流」(音譯)[2]。隨著現代化的腳步,新時代必須重新創造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藉由相互換工,達到互惠互助的目的,有別於傳統志願服務概念,換工更直接感受到助人與受助者相互協助的可貴,每一個人可以是助人者,也可以是受助者,具有參與社群及平等互助的理念,無論是否完成志願服務課程訓練,也可以憑一己之力協助別人。
政府自1968年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內政部制訂「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發展至今,社區發展協會在政府的輔導下組織漸趨健全,福利服務功能日增,居民生活福祉逐步提升。但是,臺灣從1993年開始進入聯合國所謂的高齡化社會之後,以老年經濟安全保障為優先探討的政策,那一年政府開始規劃國民年金制度。早在1989年人民團體法的修訂後,臺灣民間社區組織轉型並快速發展,同時在1994年社區營造運動的刺激下,社區發展朝向多元發展的方向。其中1995年弘道老人基金會開始推廣「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創設「全國志工連線」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該組織登錄志工服務的時數,「儲存」的時數可以「提領」出來提供志工或其指定的人使用,這是2001年志願服務法通過之前,國內開始發展的志工創新方案。之後開始在社區推展「時間貨幣」,陸續成立包括龍龍、仁德、媽祖、和平及弘光等社區或學校推動幫幫家族,印製一張張60、30與10分鐘三種時間值的「時間貨幣」,交換服務項目包括學生之間交換影印講義、交通接送、代購早餐、電腦維修等服務,甚至有老師提供morning call服務給有需要的學生(林依瑩,1997;陳權榮,2011;張亦孜,2009)。初期的發展並不是由社區推動,而是由社福組織進入社區中加以推廣,但是社區自發運作的力量仍未找到。
不過公部門也發現時間銀行的概念未來仍有發展的潛力,因此從1997年起,臺北市政府運用時間銀行概念推動「市民健康卡」集點活動,累積點數可免費高階健康檢查一次。1999年4月1日「長期照護天使人力銀行」成立,以衛生局為總行,12區健康服務中心為分行,推動長期照護服務。此外衛生局並委託「傳神居家照顧協會」和「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在臺北以外設有分支機構,被視為「天使銀行分行」,因此提款的範圍可以不以臺北為限,如此將能促成異地提領服務,以滿足老人照護(自己或者親友)需要;傳神甚至透過教會系統建立海外提領的機制,在美加、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設有分部,總部設在臺中的弘道則在臺北、臺中和高雄都有服務處。至2009年,志工累計人數達4000人,年齡層分佈以50-64歲佔55%為最高,65歲以上佔18%;服務人次6萬人次左右;累積服務時數達17萬小時,提領服務只有800小時;天使志工個人累積儲存時數最多為2,400小時,最少為3小時,由於提領率差,臺北市衛生局決定讓天使志工與臺北市民健康卡,或者熱心公益卡等結合,讓民眾可以靈活運用累積的點數,不必受限於申請志工服務(陳權榮,2011)。
2007年北投文化基金會開始引入日本NACL(活力生活俱樂部)高齡者的時間預付制度,積極結合社區教育協會、社區營造學會與社大系統成立全國性「臺灣時間銀行聯盟」,期待能結合社區商店、社大學習系統和志工人力,提升自助互助志願服務之合作功能,進而推動優質、永續的生活價值,同時鼓勵臺灣相關公益團體積極參與,發揮更大的合作串連,營造安祥和諧的公民社會。
爾後,時間銀行的概念逐漸在社區中推展開來,2008年新北市新店區的花園新城成為臺灣第一個發行時間貨幣的社區,「花錢幫」推動「社區貨幣」,單位取名「花錢」或「花幣」,運用時間交換的概念,同時結合社區經濟。每位「入幫」的會員可以得到200分的基本額,使用「花幣」時只要交易雙方同意,可以自行協調如何付費,不必受限於主流社會的期待、慣例與價格。主要是善用社區資源來創造需求,鼓勵社區居民創業或發揮所長,也讓過去不習慣請求他人援助的居民學著改變習慣。有的居民用剪髮換洗水塔,有人用新鮮出爐烤麵包交換香草植物,也有居民喊出可以幫忙曬棉被,還有舉辦跳蚤市場促進消費,交換內容五花八門,藉由花「錢」過程促進社區互助和互動,讓居民減少到外地消費的次數,將「小而美」的經濟活動留在社區內,也將信任與幸福感,留在社區(李英秋,2012;陳權榮,2011)。
2010年臺中市合樸農學市集推動「社群貨幣」,名之為「V幣」,採取類似儲值卡的方式,讓志工以專長協助農民,再以累積點數用較優惠的價格向農民購買產品(郭石城、高有智,2009;郭麗娟,2010)。隨後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跟進,將志工服務、時間銀行與社區貨幣的制度整合推動,試圖以小而慢,卻充滿草根精神與力量的解決方法,從經濟活動層面參與社區轉型運動。另外,當網路社群逐漸進入生活,時間銀行轉以更為年輕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匯集留學歸國、任職於外商公司、科技產業上班族的「洋幫辦」,利用MSN網路社群營造出一個互信互助的社團平臺進行各種學習互動與公共服務。「洋幫辦」這個特殊的社名,反映外商公司成員多的特色,以及譯音第一個字母(YBP),呼應其核心精神「Your Best Partner」。起初只是想聚集海外歸國的年青人在生活中尋找突破與樂趣,但在成員慢慢變多,由量變產生質變之後,於是彼此激盪出如今一個以公益為主、玩樂為輔的社會公益團體。2010年洋幫辦使用稱之為「夢幣」的時間貨幣,意謂幫人實踐夢想的一種貨幣,將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玩創意,透過活動建構不同的生活體驗,支持彼此實現生活中的夢想,在追尋生活的樂趣中同時引發集體公益效應。「吃喝玩樂,揪團做公益!」,拒絕用工作職銜或學歷去衡量一個人,認為每個人的個性與夢想才是價值之所在,共同經營一個跨國的非營利性社群實踐志工企業家精神,也透過交換計劃從中培養成為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專業經理人或創業能力(陳權榮,2011;黃又怡,2013)。
2012年2月起至2013年9月底臺南市也委託中正大學在文南社區(都市型)與汴頭社區(鄉村型)採會員制方式,共進行了約八個月時間的時間人力銀行實驗方案。同時,宜蘭縣政府社會處在2013年推出了志工銀行,以老人照顧為主,凡是存夠了服務時數滿100個小時就能進行提領,以利於志工本人、配偶或三等親的家人得以在遇有緊急需要時,請求其他志工協助或服務。宜蘭縣政府志工銀行的「幸福志工愛心存摺」,是一種透過志工服務的時間再去累積自己的另一種老本,這也就是「時間老本」。2013年新北市推出「高齡照顧存本」以解決居家照顧服務員人數不足的問題,藉由不老志工和世代志工的力量立一個共助、互助的平臺。衛福部也從2014年1月開始推動嘗試運用時間銀行的概念轉換成為「社區換工」以「關懷互助」為本的社區工作模式之先導性經驗,意圖找回傳統人與人之間互助相伴的傳統美德。(吳明儒,2014)
從這些發展過程中可以發現時間銀行從1995弘道老人基金會開始推動,從民間組織到公部門的實施以致於社區的投入,雖然沒有想像中的普及,但是卻也發現臺灣社會的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從未放棄追求時間銀行互助共享的價值,而這正是社區發展與志願服務最重要的核心價值。2001年臺灣志願服務法通過,對於時間銀行概念中「自利」的觀念與志願服務「利他」精神產生不同意涵的討論(賴兩陽,2011)。志願服務工作道德性的各種論述,常會讓社會大眾因此認定「時間銀行」具有功利之傾向而較不被接受,並且因之引發更多迷思與吊詭的命題性思考,反而忽略了志願服務初始的真實面貌與內涵。時間銀行具有彈性、自主性等特性,更能符合志願服務出於自發性的行動本質,且更深化地方基層的動力,進而可以發展出屬於社區獨有且豐沛的人力資源與服務動能(劉宏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