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1期 當代貧窮現象之結構性解析與政策新思維(2015年09月)

金融海嘯下的臺灣反貧窮政策省思——以高雄地區為例

在世界地球村中,由於各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密切,金融事件牽一髪而動全局,因此,一旦發生經濟上的重大事件,便極易產生區域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從早期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19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到2000年代的金融海嘯(謝明瑞,2009)皆為明證。而此次金融海嘯更有如下特色(蕭萬長,2008):其一,影響遍佈全球,不若以往侷限於單一國家或區域;其二,金融危機尚未解除,但實質面的經濟衰退卻已經來臨;其三,無法預估金融風暴何時截止,潛在何處,致加重對金融及經濟的信心危機。因此,全球性金融危機會導致民眾經濟收入減少,更甚者會造成嚴重的貧窮。

何謂「貧窮」?依據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委員會的界定,「貧窮」是指「缺乏足以能維持基本生活的資源」,而這些資源是與衣、食、住、行、教育、就業、參與權、享有機會等有關(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2005)。為何會造成「貧窮」?莫泰基(1993)提出貧窮原因理論,包括:社會分層論、個人質素論、貧窮文化論、傳統經濟論、權力支配論、經濟剝削論和國際結構論。王永慈(2007)也提出致貧理論的觀點,包括:個人態度或動機的解釋、人力資本論、雙元勞動市場、馬克思的女性主義觀點、福利依賴與工作返誘因的觀點等。黃洪(2014)並從宏觀、中觀及微觀視角解析貧窮的成因。簡言之,貧窮的歸因:以個人因素與結構因素為主要討論重點,金融海嘯所造成的貧窮可謂是全球化下的結構歸因。

嚴重的貧窮會使得貧富差距加大、社會治安差、相對剝奪感加重,甚至衝擊社會和諧。聯合國提出警告,由於全球經濟危機刷掉較貧窮國家的工作機會,將可能產生1億名「新飢民」。八大工業國(Group of Eight)在義大利舉行「農業峰會」(Agriculture Summit),聯合國副秘書長暨全球糧食安全專案小組協調員納巴羅(David Nabarro)指出,這場危機將大舉提高預估有10億人的營養不良人口。此外,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在2009年1月時估計,經過兩年的全球金融與經濟崩潰,到了2009年底,世界失業人口將增加5000萬人,有引發社會動盪之虞(蔡佳敏,2009)。

為解決此金融海嘯所造成的新風險以及貧窮問題,世界各國莫不盡力提出反貧窮政策(Alder, 2004; Millar, 2008;王永慈,2008),聯合國即研議推出貧民窟居民貸款計畫(陳成良,2009)。而臺灣也受此波金融海嘯影響,但傳統的社會救助辦法,仍強調家庭(親屬)責任,此種殘補式的社會福利,顯然無法因應金融海嘯的衝擊,而須有更積極的對應政策(李淑容,2007;呂朝賢,2007)。因此,本文重點包括:金融大海嘯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政黨輪替前後中央與地方政府主要的反貧窮政策;基層社會工作者對反貧窮政策的看法,此部分將以焦點團體訪問法做資料收集。最後,再提出省思與討論。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6/09/23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9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