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1期 當代貧窮現象之結構性解析與政策新思維(2015年09月)

社會排除、貧窮與就業:現象描述與政策意涵

自1980年代起,許多西方國家經歷了劇烈的福利緊縮,傳統的現金福利政策常被批判為無法提升勞工的技能,提供現金福利甚而被批判為降低勞工就業誘因。積極的勞動市場政策(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ies)或就業「活化」(Activation)的制度普遍獲得青睞,亦即期望公民透過參與勞動市場加入到社會安全體系之中(OECD, 1994; European Council, 1997; Lødemel and Trickey, 2001)。這類政策基本的意涵在於重新定義社會安全制度與就業及就業政策的關聯,傾向將福利接受者是否積極求職、是否接受政府提供的就業機會、或是參與積極性的勞動市場方案(如就業服務或職業訓練),做為繼續提供社會福利津貼的條件(Eichhorst et al., 2008)。這樣提倡工作的觀點進一步地被歐洲主流的社會排除論述所支持,認為就業是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的必要條件(Levitas, 2005)。

幾乎在同一個期間,臺灣社會也開始關注就業不穩定及失業的問題。除了失業率屢創新高之外,許多學者認為臺灣也浮現出一些與歐洲社會排除或新貧類似的現象,包括如青年失業、非典型就業、及新移民家庭等處於社會邊緣位置之高風險人口群的議題(葉祖欽、李易駿,2007;李易駿,2006)。針對這些新觀察到的現象,臺灣除原有的社會安全制度外,亦推出一系列的政策與方案,包括「勞工保險失業給付」、「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工作所得補助方案」等。這些方案關注的焦點幾乎都是在就業的問題上。

然而近期英國「社會流動與兒童貧窮委員會」[1](Social Mobility and Child Poverty Commission)的研究報告指出,就業並非治癒貧窮及促進社會流動的良方,而貧窮問題也不僅存在於於失業家庭之中(Social Mobility and Child Poverty Commission, 2013: 5-6)。英國2013年的貧窮與社會排除研究發現,在一千三百萬的貧窮人口裡,家戶中有工作人口的比例首度超過失業家戶(workless households)(Maclnnes et al., 2013)。換言之,工作貧窮的問題愈發突顯,這對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歐盟國家將提升就業置於社會安全政策的核心,不啻為一警訊。

國內外這樣將活化就業視為福利政策的主流,假定就業是解決人民福祉剝奪或排除的一計良方。然而當部分時間工作者、定期契約工、及人力派遣工作者等非典型就業者占勞動人口比例愈來愈高的情況下(王雅雲,2011),就業或許不盡然能夠確保人們脫離貧窮或排除。有鑑於此,本研究嘗試回答,參與勞動者之福祉是否高於未參與勞動者?換言之,本研究欲探索,就業是不是能夠降低個人在社會排除各面向遭到排除的風險?抑或是貧窮(資源剝奪)與否才是決定一個人福祉的核心因素?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6/09/23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9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