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期 當代貧窮現象之結構性解析與政策新思維(2015年09月)
從臺灣青年工作貧窮現象展望未來基本工資調整之政策
從20世紀末,經濟全球化帶來微利時代,全球勞動市場廣為企業彈性剝削,低薪不穩定的工作型態大量崛起,各國工作貧窮現象普及,臺灣也不例外。愈來愈多青年,因為低薪,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也不敢生小孩,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各國經濟發展力,倍受影響。外加青年失業率逐年升高,目前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已成各國政府重大政策。各國領袖為提振經濟,紛紛端出各種貨幣寬鬆或租稅減免政策,無非是想挽救長久以來萎靡不振的經濟。日本首相安倍及美國總統歐巴馬,都不約而同於去(2014)年向企業喊話,要幫勞工加薪。
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化後,日本企業的終身僱用及年功敘薪制儼然崩壞,每四個勞工約有一個人從事非典型工作。(門倉貴史、龔婉如譯,2008)大批低薪不穩定的派遣工、臨時工到處充斥,造成日本勞工窮忙現象惡化。這幾年,安倍晉三力推日本經濟改革,促使日本股市大漲及日圓貶值,部分企業因而獲利創新高,政府便希望企業能與勞工共享獲利果實,藉由調薪增加民間購買力,後續再帶動企業獲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俾利日本政府擺脫國內通縮情況。今(2015)年初,首相安倍更是公開籲請企業,多多益善,慷慨為勞工加薪。
美國勞工薪資則是數年長期停滯不前,2009年失業率攀升至9.3%,2010年9.6%,2011年微降至8.9%,2012年仍有8.1%,國內經濟衰退到比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還嚴重。(美國勞工統計局勞動人口統計,2009、2010、2011、2012、2013)除了貧富差距過於懸殊外,中下階層勞工的薪資,更是凍漲好幾年,許多人每天生活在收支無法平衡的困境中。美國總統歐巴馬高喊要幫美國人民加薪。去(2014)年聖誕節前夕更承諾於今(2015)年為聯邦政府的公務人員加薪,調升幅度約1.3%。
今(2015)年五一勞動節當天,臺灣約有十多個勞工團體聯合發起「2015五一行動聯盟」,號召萬名勞工上街頭遊行抗議,提出「縮工時、反過勞、要加薪、禁派遣」四大訴求。相較於臺灣2003年到2014年間物價漲幅超過16.31%(行政院主計物價指數,2015),勞工每月名目薪資(由於工業及服務業受僱人數平均高出製造業、營造業等其餘受僱人數總和的1.70倍到2.28倍,故取工業及服務業來作比較。下同)調幅卻只有25.50%,2008年及2009年連續兩年每月名目薪資年增率更是負成長,2012年及2013年每月名目薪資年增率則根本未達0.2%,顯示臺灣勞工實質薪資真的倒退十多年,今不如昔。(行政院主計總處薪資及生產力統計,2015)另依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每人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平均薪資為35,986元,其中不到30,000元的受僱就業者就占總人數的四成以上,比2013年略微增升7.5%。顯見臺灣受僱勞工窮忙的人數愈來愈多,但是政府卻一點作為也沒有,難怪勞工要走上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