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 全球化的社會福利衝擊(2014年12月)
從文化能力角度探討臺灣社會工作推展對原住民族地區的衝擊
「社會工作」的專業學門從民國32年開始,公布「社會工作通訊指導辦法」後,「社會工作」即晉升為一門具有法律權威的名稱。社會工作擁有獨特的專業理論、知識、價值觀、工作方法及應用技巧,其宗旨是:發展和強化個人或群體的潛能,改善社會的制度和情況,促使個人或群體問題得到解決,預防個人或社會問題的發生,從而促進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福祉。在921地震之後,屬於「原住民」的社會工作政策才開始倡導「培力」的重要性,但多數政策卻只僅限於委外機構處理,在「人」的部份仍鮮少被納入思考範圍(李明政,1999;黃源協、詹宜璋,2000;王增勇,2002;黃盈豪,2004)。換句話說,921地震的確讓政府開始關心原鄉地區的社會工作的服務輸送,但「該怎麼符合原鄉需求?」、「工作人員需要怎樣的專業能力?」、甚至於「部落可以接受怎樣的服務輸送?」以上至今都仍舊尚有許多討論空間,文化獨特性在這些政策中往往被跳脫考量範圍裡,但服務接受者卻是有顯而長久的文化特殊性存在,長期以來這樣弔詭的服務輸送模式處於「單向主導」的狀態。
對跨文化的助人工作者而言,與案主之間的溝通常因角色、文化、權力位階的不同,導致有意識的、無意識的、語言的、非語言的訊息造成人際溝通的障礙,因此,文化是影響有效溝通的重要因素之一(萬育維,2012譯)。因此,在討論臺灣社會工作對原住民族地區所造成的衝擊時,應先檢視文化能力的斷層。文化的認識有助於將抽象化的概念轉化為可理解和可操作的內涵,還可做為延伸討論原住民族地區在推展社會工作架構的基礎,協助我們重新思考社會工作在原住民族地區的適切性、內涵及可能性(莊曉霞,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