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期 服務使用者觀點的社會福利服務(2022年06月)
家的延伸——由家長視角探究居家托育服務內涵與意義
臺灣0-2歲托育服務模式,過去主要以居家托育為主,隨著家長需求攀升及政策影響,機構式托育開始迅速擴張(陳珮雯,2011)。近幾年,家長在選擇托育安排時,總會在「保母」與「托嬰中心」之間猶豫,網路上不乏看見兩種托育服務模式的比較,從收托規模、環境、照顧人力比、費用等等,臺灣家長對於0-2歲托育服務的偏好開始出現「居家派」與「機構派」兩分野,各有擁護者。
然而這樣的氛圍,在2015年開始有了轉變。臺北市自2015年開始,陸續在萬華、南港、文山區等地先行實驗「社區公共保母」(陳俊全,2016),亦為後來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制度的前身。一如「家園」二字,公共托育家園除了小規模、社區化的照顧服務外,更強調落實「類家庭」的理念,透過空間設備與照顧氛圍的醞釀,展現與「家庭相仿」的空間,訴求如同「家庭溫馨氛圍」的照顧模式,更強調有別於機構式照顧,類家庭的環境更能滿足2歲以下幼兒的個別發展需求(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0)。其後也陸續有相關文章探討家園服務模式如何實踐、展現「家」的元素與意象(鄭珮宸等人,2020)。
從制度設計的初衷以及相關研究方向來看,依稀可見臺灣0-2歲托育服務模式,朝「家」的意象靠攏。當制度與社會紛紛期待尋求家的影子,致力營造家庭氛圍的托育情境時,不能忽略存在臺灣社會已久的居家托育服務,其實才是最貼近家庭照顧的期待。然而居家托育服務的發展,在歷經幾次制度變革後,如何順應社會需求及父母期待,提升照顧品質與專業,一直是服務發展上的阻礙與限制,更雪上加霜的是,臺灣的居家托育人員更面臨年齡老化問題,近六成的保母超過五十歲,近兩成六十歲以上保母屆齡退休,人力斷層危機迫在眉睫。
借鏡國外經驗,美國近十年居家托育服務同樣面臨品質提升與服務量能待擴充的問題,發現過去對於居家托育服務的相關研究數量遠不及機構式,因此為奠定居家托育穩健發展基礎,採行的策略即是藉由釐清並掌握居家托育服務的優勢與獨特性,進一步發展具體可測量的居家托育品質指標,做為精進服務品質、充實量能的有效工具(Blasberg et al., 2019)。回到臺灣,面對雙薪育兒家庭送托需求趨增,為突破居家托育服務質與量的雙重困境,同樣有必要先「追本溯源」。釐清居家托育服務的獨特性,了解居家托育服務人員如何與幼兒及家庭合作,才能刺激更多人對於居家托育服務的品質與特徵有更多思考與檢視,未來才有可能於此基礎上提升服務的質量。
雖然托育服務實際照顧的對象是幼兒,但家長與保母之間的溝通協調合作才是關鍵,家長使用居家托育服務的經驗謂為重要,因此本文將從家長視角出發,透過了解家長與保母的合作經驗與感受,梳理出居家托育服務的特殊性,了解居家托育服務對兒童與家庭的支持,除了兒童的基本照顧外,如何展現對家長就業的支持,同時居家托育服務還拓展了哪些以「家」獨有的支持網絡與關係,更重要的是「家」的感覺與實踐為何,期待本文有助於未來居家托育服務政策制定與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