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76期 高齡社會的前瞻思維(2021年12月)

原鄉文化照顧的實踐與挑戰:花蓮部落文健站專管中心的經驗與反思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2005年起開始推展「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希望藉此鼓勵原住民老人參與部落休閒活動,提升老人社會參與,並回應原住民老人的照顧需求。據點的設置以社區營造及社區自主參與的基本精神,希望達到普遍的照顧系統及福利社區化的目的。2015年為增加部落老人自我文化照顧能力,營造多元部落文化照顧環境,特別是部落居家生活無障礙空間,使部落照顧可更符合原住民族長者在身體、心理、社會與靈性上的需求,原民會遂將日間關懷站更名為「部落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截至2020年底為止,全國共設有433家文健站(行政院網站資料),花蓮縣有90站,主要服務族族群有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及撒奇萊雅族,每站配有負責人1名、照顧服務員數名(依服務人數配置)及志工數名,提供55歲以上健康及亞健康原住民族人電話問安、關懷訪視、生活諮詢與照顧服務轉介、餐飲服務、健康促進活動及與文化照顧有關的心靈、文化與教育等促進長者身、心、靈健康之課程。隨著臺灣長照法的通過,長照基金於2017年起開始挹注文健站所需之經費,且原民會亦投入前膽基礎建設經費進行文健站友善空間改善,故未來文健站除服務健康及亞健康原住民族長者外,提供失能長者適切的生活照顧及長照服務亦為文健站重要的任務之一。隨著文健站快速佈建,吸引具有社工、醫護與長照背景的專業人士和部落青年返鄉擔任計畫負責人或照顧服務人員,部落文健站由2016年121站,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433站,受照顧的部落長者,由2016年4,259人增長至2020年的13,853人,組織數量及服務量各成長了三倍。

在原民會的政策架構之中,原民會委託專管中心來輔導、監督與強化文健站的實務運作能力,而實際上則由區域督導(以下簡稱區督)來執行這項工作。區督們最為常態的工作內容,是訪視他們分配到的21-25個站別,每個站每個月至少訪視一次,與個別文健站建立信任基礎,形成合作關係。除了區督訪視工作之外,專管中心也要辦理教育訓練課程、團體督導、照服員的紓壓與觀摩方案,並協助政府前瞻基礎建設文健站友善空間整建和設備購置等龐雜的業務。在文健站快速佈建的過程,專管中心被期待擔負起專業輔導和照顧品質把關的角色,從專管中心的視角觀察到文健站的發展有怎樣的特點或挑戰?基於區域督導的訪視經驗,對原鄉長照又提出了怎樣的政策反思和建議?本文以深度訪談搭配集體書寫[1]的方式進行,過程中有意識地邀請和納入在地原住民族工作者的共同思辨和發聲,依據紐西蘭原住民學者Linda Smith提出來的「解殖的研究取向」(Tuhiwai Smith,1999),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集體參與和寫作的行動,除了可以為文健站專管中心的經驗留下紀錄,更期待這樣的書寫對內形成一種持續抵抗和前進的力量,對外提供服務反思和政策建議。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1/12/20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1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