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76期 高齡社會的前瞻思維(2021年12月)

老校地再活化——中介教育與長青快樂學堂的前瞻性整合服務觀點

行政院國發會2018年發布臺灣成為高齡化社會,教育部「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更是指出高齡者社會參與與社會融入的重要性。研究也提到高齡者社會參與越多,可增進人際互動、社交能力,其生活滿意度會越高、越健康(教育部,2006、陳碧蓮,2015)。隨著社會變遷與家庭結構的改變,以及青壯年人口往都市移動,高齡者多留在鄉村地區,導致老少世代之間接觸與互動也日益減少,也可能造成世代間鴻溝,產生許多負面刻板印象,甚至有排斥的情況(王百合,2008;洪宏、姚卿騰,2017;黃月麗,2016)。因此,世代間互動的議題將會影響著社會氛圍是正向或負向的發展。

另外,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不僅是高齡者議題,「中輟生」也容易遭到忽視、排除和汙名化。有研究指出中輟生無法適應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得在學校端得不到成就感,若家庭端也不到支持時易逃離學校。因此,中輟生在社會適應上容易加入幫派尋求歸屬感,並發展出偏差行為等其他危機(McWhirter et al., 1998;Davies & Lee, 2006;賀孝銘等人,2007)。因此,協助中輟生離開風險環境、以減少風險行為的發生一直是輔導工作重點。

再者,臺灣面臨少子化問題,進而使得學校被迫面對學生數減少遭併校或廢校,原有校地成為閒置空間增加(徐秀鈴、孫國華,2018)。而高齡者人數攀升,在活動空間需求量逐年攀增,而學童人數減少造成校舍閒置現象,形成資源錯位的狀況。

臺中市政府為解決高齡化的長者活動場地需求、少子化廢校的閒置空間和中輟學生的教育問題等。教育局、社會局和社區展開跨局處和公私協力共同商議梧楠國小舊校舍的閒置空間和服務整合,將舊校舍的閒置空間活化,針對其設計專屬教育空間和互動機會。於是臺中市市立善水國民中小學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善水國中小)正式成立,是全臺灣第一所正式學校編制、結合中介教育與長青學堂來實施老少共學的學校(善水國中小,2018)。此創舉引入不一樣的服務思維,打破過往以年齡的福利劃分,因此本文試圖將此服務經驗以學術研究的角度探究其推展歷程與困境。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1/12/20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3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