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 臺灣社會福利發展(2005年03月)
跨出社會行政專業化的第一步——民國70年至75年臺北市社政縮影
70 年代臺北市的社政工作,著重強調中華文化,歷經了李、楊、邵、許等市長,市政總目標,都圍繞著「建立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現代化都市」、「建設臺北市為有朝氣、有秩序、有禮貌,具文化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國際都市」為目標,於是福利政策的規劃以關懷不疏離、親人共扶持,政府予支助,但更激勵有需求的民眾「自助人助」,以期化支出為投資。社會行政範疇與今日不同的是勞工行政業務亦由社會局掌理。當時社會上已開始有要求行政專業化的呼聲,市長考慮局處長人選,亦以有專業知能及任用資格為前提,我因具有社政高考及簡任考試的資格,又是中興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遂獲邀出任社會局局長一職。有趣的是接任時前局長已逝世逾月,副局長屆齡辦理退休、主任秘書出國考察,我到任時曾有一人兼三職之事,所幸早年曾任職省社會處,又曾任職文化大學城區部主任有年,對行政工作並無困難,直至市府派張秀卿女士為副局長後,工作繁重方始減輕。張女士任職省府二十餘年,又曾留美專攻社會工作,對業務用心專、用力勤,彼此合作愉快,彼退休時因我已調內政部司長又兼非政府機關的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執行長,乃邀其出任研究組組長一職,相處融洽不難由是可見。在局長任內增補之新人、社工員等,多係考試分發,有專長、肯學習,頗能一新社會局氣象。回顧25 年前,大家攜手連心,頗有建樹,承囑撰寫福利發展專文,乃佐以歷次向議會所作施政報告,彙整成本文,既紀錄共同業績,亦誌不忘賢勞,茲就大者,分述如後,倘有遺珠,尚盼惠予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