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75期 新冠疫情(COVID-19)與社會福利(2021年09月)

以社區為基礎建構新冠肺炎防疫體系

新冠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在2019年12月由中國武漢開始爆發,由於中國隱匿疫情又未即時處理,使疫情快速擴散,肆虐全球,截至2021年7月底止已造成一億九千萬餘人確診,超過四百萬人死亡,被視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瘟疫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所以傳播如此快速,與全球化的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過去數十年,藉由全球貿易、經濟與旅遊的發展,造就了「國際地球村」,人口的大量移動,讓傳染性疾病快速傳播,稍一不慎,就會造成全球大流行。MacKenzie認為: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即有五百萬人匆忙離開,這股龐大人流的移動,也是疫情快速擴散的原因之一(謝佩妏、黃維菁譯,2020:55-66)。

新冠肺炎病毒隨著人與貨品的移動,進入社區,當社區傳播成為事實,感染人數急遽上升,人人自危。國家居於疫情控制的考量,往往依據其嚴重性採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例如近來(2021年5月)臺灣防疫措施升為三級警戒,民眾外出時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僅保留維生、秩序維持、必要性服務、醫療及公務所需之外,其餘營業及公共場域關閉,營業及公共場域落實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

在實際行為的表現上,上班族需要分區分流、異地或居家辦公;民眾被要求盡量待在家中,非必要不外出。不能群聚,以免交叉感染。在行動受到限制之後,商業機能逐漸停擺,娛樂與文藝場所、百貨公司等陸續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人車減少,街道冷清。只有少數日常用品與食品賣場營業,以滿足人們採購的需求。除了家人之外,人與人的接觸減少,即使因各種原因需要面對面接觸,也都保持社交距離,當有人走近時,警覺心提高,人與人之間產生微妙的排斥心理。但人畢竟是群體的動物,長久的疏離絕非常態,防疫疲勞即是常見的現象,鬆緊之間考驗著防疫團隊的決策智慧。

當疫情進入社區傳播,社區防疫就是阻絕病毒傳染重要的措施,此時社區的在地力量就需要動員起來,以社區為基礎(community-based)建立社區防疫體系,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向。社區防疫包括事前預防、社區傳播阻絕與社區復原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可以讓社區組織或居民參與,以集體的力量共同防疫,讓疫情可以早日緩解。

在「以社區為基礎」的防疫理念常被提及的包括: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社會處方(Social prescribing)、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社會凝聚力(Social cohesion)、社區復原力(Community resilience)及個別與集體同理心行動(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empathic acts)。每個國家運用上述這些概念所架構出來的服務體系,均有所差異。本文試圖在以社區為基礎的角度,闡述社區防疫的相關理念,並且介紹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社區防疫措施,歸納其防疫作為,也探討臺灣令人印象深刻的社區防疫案例,並期許以同理心方式面對臺灣的疫情狀況。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1/10/05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79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