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72期 社會安全網的實施與精進(2020年12月)

老人社會工作者之專業挑戰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14%時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超過20%則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臺灣已於2018年老年人口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預估到2025年即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快速成長,慢性病、失能比例上升,失能人口大幅增加,而高齡化為臺灣帶來的社會經濟衝擊之一即為健康照護需求增加(范光中、許永河,2010;陳燕禎,2007)。臺灣面臨的是大量人口老化且照顧需求逐漸上升,過往照顧人力仍以家庭為主要照顧者,但面對與日俱增的高齡人口,長期照顧已非單純個人家庭問題而成為社會問題,第一線照顧專業人才的訓練培育更顯重要。

長期照顧體系中第一線直接面對高齡者及家庭的專業人員除了照顧人員,如居家服務員、照顧服務員為直接生活照顧者外,其他專業人員如社會工作師、護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醫師等,也面臨到複雜度與日俱增的高齡化生理心理問題。在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下,這些專業人力需要有更多的投入與學習來面對長期照顧的問題與挑戰。依據「長期照顧服務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a)內容,長期照顧服務依其提供方式區分為1.居家式:到宅提供服務;2.社區式:於社區設置一定場所及設施,提供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臨時住宿、團體家屋、小規模多機能及其他整合性等服務;3.機構住宿式:以受照顧者入住之方式,提供全時照顧或夜間住宿等之服務;和4.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為家庭照顧者所提供之定點、到宅等支持服務。在服務內容提供上,「居家式」包含居家服務、居家喘息或居家護理;「社區式」包含送餐服務、日間照護、社區復健和支持性服務;「機構式」包含安養機構、養護機構、護理之家等(陳美花、嚴嘉楓,2005)。依高齡者身心狀況及家庭經濟照顧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服務提供,顯示出長期照護型態具有多元化特性。為了因應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專業人員提供不同的服務,除了生活照顧、醫療照顧外,社工人員提供的是「全人」的社會心理服務,可說是當高齡者及家庭在接受照顧的同時所引起的社會心理適應問題,社工人員是第一線處理及面對者。

社工專業服務在長期照顧的實施上除了直接服務的提供,尚包含行政、方案、家屬、跨專業協調等間接服務內容(呂寶靜,2013),社工者須面對不同類型案家帶來的工作挑戰,而剛上路的長照2.0也讓社工者還在磨合新舊規定中服務項目與給付標準變動所帶來居服員與案家服務的適應問題,這些來自個案或環境的困境易造成社工人員的壓力與耗損。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0/12/30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