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30期 社會關懷與福利服務(2010年06月)

社會關懷與遊民服務之省思——從台北縣、市之遊民服務現況探討

作者從1999年開始研究遊民現象,碩士論文也以研究遊民問題為主軸(陳大衛,2000),探討「經濟型遊民」及「身分流動性」(status fluidity)兩個概念,企圖從傳統的遊民研究中另闢蹊徑,解釋台灣的遊民現象。從2000年迄今,經濟型遊民此一較新的遊民分類,已普遍地在遊民領域中使用。作者從2001年開始算起,迄2009年之田野調查資料顯示,總計訪談遊民人數為1,745人,扣除資料不完整、僅有一次訪談者、無法以三角檢定法來檢測資料的真實性者之外,在為期九年的研究期間總計訪談得來的完整資料累計有效訪談777名遊民,當中絕大部分的受訪對象在淪為遊民之前均具有勞工身分。

若從「貧窮」的角度審視「遊民現象」,最常見到的討論方向是「居無定所」、「健康惡化」、「福利依賴」、「治安漏洞」…。1980年代,歐、美國家的遊民問題愈演愈烈,引起政府機關及學界的關注,針對遊民相關的研究投入龐大的資源,各種研究與調查報告紛紛出爐,使得西方社會對遊民的成因更為了解(林萬億,1995)。相對來說,台灣的遊民情況雖然不若西方嚴重,仍然有日漸惡化的趨勢。此外,國內遊民所產生的問題部分異於西方的遊民輔導問題(例如台灣的戶籍限制申請社會救助資格,潘淑滿(2005)指出,台灣將遊民的社會權扣連在戶籍制度,顯然是一種保守的殘補式福利思維。),頗不適合援用西方解決遊民問題的方法。當前政府與學界研究遊民的興趣,以及投入的資源落後於西方,復以當今國人對遊民的刻板印象,仍然停留在道德判斷,每每導致國人對於遊民現象的誤解。一些民間的慈善機構對於遊民的服務重點,每每偏向提供物資救助的基本生活資源維持層次,對於遊民成因的理解大多仍然停留在個人歸因的解釋面向,難免忽略了來自社會關懷角度的省思。

本文將以台北縣、市對遊民輔導之實務,討論在設定遊民服務的各項作業流程時,應予包含社會關懷的思考角度,以更貼近服務對象,以及更加能夠週延地拉近瞭解遊民與社會救助服務輸送關係。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0/11/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7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