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70期 社會投資與社會福利(2020年06月)

東亞生產性福利體制下的兒少發展帳戶方案——新加坡、韓國及香港的借鏡

自1990年起,對於福利國家和社會 福利的相關討論開始有所轉變。許多學者 紛紛指出單純的社會福利發放再也無法因 應後工業化時代的社會變遷和社會問題, 例如單親家庭、工作和家庭平衡,以及低 技術所造成的失業和貧窮等。為因應這些 問題,社會福利措施應該傾向「預備」 (to prepare),而不是一直處在「修復」 (to repair)狀態;政府應多投入資源在 幫助國民如何順利投入勞動市場、培育人 力資本和維持最低社會保障(Hemerijck, 2013; Morel & Palier, 2011),這也是 「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政策 取向最初形成的背景脈絡。同一時期, 源自Sherreden(1991)對於貧窮問題 的新看見―在消費社會裡,所得增加不 一定能減低貧窮,但資產累積(Assets Accumulation or Assets Building)卻較有 可能。當有資產時,就有較大機會能長期 對人力資本投入,並確保個人和家戶都能 有未來導向的發展;在遇到危機或風險 時,更能提供緩衝作用,使經濟狀況不至 於陷入無法恢復的地步。

 

作者:賴紅汝
關鍵詞:東亞福利體制、社會投資、兒少發展帳戶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0/07/0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9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