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期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2020年03月)
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資源配置與展望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之定義, 當某一地區之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 口數之比例超過7%時,就稱為高齡化社 會,(簡淑超、吳正仲,2008),超過 14%者為「高齡社會(agedsociety)」, 超過20%者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國家發展委員會,2013) 我國自1993年起,65歲以上老年人 口比率已達7.1%(149萬801人),符合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至今,老年人口比率持續攀 升,幼年人口(0-14歲)比率持續下降, 自去(107)年3月底正式成為「高齡社 會」,於2018年底老年人口比率達14.5% (343.4萬人);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 會,老年人口比率將達20.74%(489萬 人);2065年,老年人口比率將續升高至41.2%(715萬人)(國家發展委員會, 2018)。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 底,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52萬 人,較去年同月底增加17萬人,年增幅度 連續三年超過5%。 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顯示,106年底 我國戶籍登記註記為原住民身分之人口 數計55萬9,426人(平地原住民26萬2,316 人占46.89%,山地原住民29萬7,110人占 53.11%),較105年底增加1.12%,明顯 高於總人口之增幅(0.13%);占總人口 比率為2.37%,原住民族所占比重逐年上 升(衛生福利部,2016);另依內政部原 住民人口概況統計顯示,原住民人口之老 化指數從94年的23.81%上升至105年10月 的35.3%;原住民長者(指55歲以上)人 數亦從94年的5萬5,382人,增加至107年 6月10萬4,715人,顯示原住民長者逐年增 加之趨勢。基於原住民於近十年長者人口數增加,失能人口亦隨之增加,另其平均餘命仍低於全體國民,而面對高齡化社會所衍生的健康、醫療與生活照顧等問題,應提供原住民老人因地制宜之健康促進活動與社會照顧服務,以保障原住民老人獲得適切的照顧服務(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9)。 臺灣原住民分為高山族及平埔族, 涵蓋了12個縣,其中含30個山地鄉及25個 平地原住民鄉鎮。由於臺灣特殊的高山 地理環境,尤其是山地鄉其境內多屬500 公尺以上之丘陵山地,面積占臺灣土地 面積之44.46%,所占幅員遼闊,另從主 要原住民所居住地30個山地鄉及25個平地 鄉所轄的行政區土地面積來看,山地鄉 鎮的土地面積是平地鄉鎮地4.68倍(蔡雅 琪,2000),可知原住民族地區大多是 處於偏遠地區,且因地理環境特殊、幅員遼闊且交通不便捷、醫療資源可及性 不足,加上青壯人口外移、部落集體文化支持系統式微,即使遷居都市亦散居在城市邊陲居住,其文化服務需求未能滿足,造成原住民族在地安養條件有結構化的障礙。
依據調查,以長期照顧服務資源來看,原住民鄉鎮地區的長照服務相關據 點,只占整體長照資源市場的9.8%,山 地原住民鄉的長照資源更少,長照服務的 據點率僅有2.7%,即使資源據點存在, 也並未代表實質服務輸送有到位,以長照為主的服務,有近半數以上的服務項目,未設置於山地原住民鄉,原住民鄉鎮市 所接受的服務量占5.7%,到了山地原住 民鄉鎮,其服務量僅剩1.3%,顯示,隨 著地區愈偏遠其服務量亦隨之下降,在長照十年計畫明列推動的社區式服務中,山地原住民鄉鎮僅居家服務、餐飲服務與關懷據點有服務量,其餘服務如日間照顧、喘息服務、家庭托顧、居家復健等,相對稀少(葉莉莉、薄景華、翟文英, 2009)。 對於原住民族而言,各種社會條件常有不利於原住民之情況(侯建州、郭慈 安,2017),此外,地理位置不利也使得 健康醫療資源相對不足,阻礙著原住民 的健康與醫療品質(Anderson et al., 2006; Departmentof Health and Ageing, 2007; Gao et al., 2008; Peiris et al., 2008; 余依靜, 2002),致使原住民健康狀態相對於主流 社會顯得較差(Papaioannou, 1998; 蔡雅 琪,2000)。原住民所處健康、經濟、地 理不利的情況,加重其長期照顧的負擔,故如何加強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資源佈建,以增進原住民之長照福祉更顯重要。
作者 : 祝健芳、余依靜、黃千芬、陳緰
關鍵詞 : 長期照顧、長照2.0、長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