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69期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2020年03月)

原鄉網絡合作的建構歷程與服務成效:以屏東縣家暴個案「以家庭為中心」 個案服務理念之落實為例

原住民文化是屏東縣的重要特色, 屏東縣的原住民人口數(60,036人)占 了全國原住民人口數(570,608人)的 1/10、屏東縣人口數的7.32%,其中超過 8成(82%)是排灣族;由於屏東縣有1/4 (9/33)鄉鎮是原住民鄉鎮,因此原住民 家庭的福利服務和需求滿足是重要的縣政 目標。

然而不少研究卻顯示原住民的家庭問題嚴重,需要關心;例如黃源協、莊俐昕 (2014)曾在2012年以比例取樣的方式, 針對臺中、南投原住民地區660家戶、20 歲以上的原住民進行生活狀況和福利需求調查,研究結果呈現該原住民地區的家庭解組普遍、家暴問題嚴重,在照顧負荷、就業壓力、教育資源、兒童營養、隔代 教養、單親和中輟等生活問題上呈現壓力;其也發現這些問題並非各自獨立而是 各有關聯,因此提出負向迴圈(negative circulation)的概念,說明原住民家庭在 經濟、就業和健康三面向的關係,顯示只要遇某一方面的問題,即有可能衍生其他面向的問題,因而捲入難以跳脫的惡性循 環中。沈慶鴻(2014)在研究部落家暴問 題的特性和脈絡時更表示,部落負向迴圈的現象不只在經濟、就業或健康三面向,人身安全、家庭結構亦與其環環相扣,因為就業、經濟問題常是暴力發生前的爭吵原因,而暴力造成的身心傷害、對家庭解組的威脅,又與婦女、兒少的健康和照顧緊密相關。

前述的研究結果與原鄉家暴防治服務的實務現象十分吻合,部落家庭原即存在著諸多問題,只是透過暴力問題被凸顯。故只針對當次暴力發生後「頭痛醫頭」式的暴力防治服務,並無法減緩原住民社區中的親密關係暴力問題;且在資源已不充分的原住民地區,福利服務重疊(童伊 迪,2014)、方案切割、片段,以及資源 零碎、分歧或不連貫(石泱、孫健忠, 2011)的現況更讓原鄉的家庭問題無法有 效的被解決。

因此整合原鄉家庭服務網絡的理念就此而生,也在不同的會議、個案督導過程中發現建構此一工作模式的急迫性;屏 東縣政府社會處於是在2015年起嘗試向中 央公益彩券基金申請「資源共享、公私夥伴:尊重原住民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 人」方案,歷經3年(2017-2019年)摸索 網絡會議之執行,至今結合社政、原政之公私協力「以家庭為中心」的個案服務網絡合作的平臺已然建立;為感謝所有參與並為此模式付出心力的夥伴,本文願拋磚引玉分享此一工作模式,期待能與關心原住民及其家庭的社工同儕們共勉。

作者 : 沈慶鴻、戴如玎、林妍廷、陳麗娟
關鍵詞 : 以家庭為中心、原鄉、網絡合作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0/04/28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