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05期 大陸與外籍配偶(2004年03月)

外籍新娘現象的解析及省思

「外籍新娘」一詞,常用以指涉來自東南亞地區,且與臺灣男子進行跨國婚姻的女子。早從1970 年代至1980 年代初,臺灣即有部分退伍老兵因擇偶困難而迎娶外籍新娘(夏曉鵑,2000),然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資料指出,民國86 年,女性國籍歸化者從先前40 至283 人不等,驟增為2216 人,隨後每年以千餘人上下的數目遞增,至民國89 年甚至高達5135 人,其中,來自印尼與越南的女性國籍歸化者近九成之多。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短時急增的跨國婚姻,其牽涉的層面並不僅止於單一個體的生活境遇,而是由家庭、擴及社區甚至到社會的整體性牽動,是全球化趨勢中性別、族群與階級議題交織的產物。在國內少數學者如夏曉鵑、邱琡雯等的努力之下,臺灣社會對此跨國婚姻現象的現象,開始從一種淺碟子的速食建構,轉而形成一股系統探究的風潮。

綜觀外籍新娘現象的相關文獻,發現其主題分析大抵可分為三個層面:(一)身心層面—著重外籍新娘來臺的生育、養育及其生活適應情形;(二)結構層面—運用鉅觀的結構分析,並結合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以理解跨國婚姻的形成機制;(三)教育層面—探究外籍新娘的識字教育意涵及其子女的學習狀況。因此,本文將循著這三個軸線來解析外籍新娘的相關現象,進而以後殖民論述省思這些現象背後所共同潛藏的文化意涵,並據此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外籍新娘現象關注者另一個激盪思考的據點。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3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4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