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05期 大陸與外籍配偶(2004年03月)

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

外籍女性配偶來臺的歷史脈絡演成後已有二十幾年,不論是外籍女性配偶還是大陸籍女性配偶,其生育率一般都高過於本地婦女,就以2002 年臺灣地區每一百個新生兒,平均為12 個是外籍與大陸配偶所生,其中有八個是外籍配偶所生,四個為大陸配偶所生(內政部統計處,2003)。儼然「新臺灣人」佔有社會人口中之高成長現象。國家基本上也要基於將來人口概況,及這群「新臺灣之子」將來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及隱憂,其必要性應以預防性的角度提早介入,尤其東南亞外籍女性是常用買賣婚姻方式來臺,此般異國婚姻內含充斥商品化所成情感基礎可見脆弱,加上文化背景的差異,所以,在當外籍女性配偶處在臺灣家族體系最低層的媳婦地位,緊接在新婚之後的生活調適,如果馬上又要擔任子女生育大任,那將是面對自我的角色轉變最大的挑戰。她們在文化差異與語言溝通障礙的情況下,如何走過這一段子女教養的歷程,而一般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成為母親後,相對中國大陸籍女性配偶,因為語言文化差異,擔任家中所有角色更為吃力,跨國婚姻家庭中,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教養子女的權限較低,不單是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心情的起伏可能比一般母親更為強烈(劉美芳,2001),甚至有些家庭擬其與外傭地位視為相去不遠,外籍?外傭?「在孩子的世界,我是誰?」其在扮演母親的角色,及自我的認知上,對於自己所生的教養子女問題蘊藏的需求及困境,是否會因如此多重的角色混淆而有所疑惑?這群新臺灣之子的母親嫁入臺灣,本應當提供意識上的尊重與實際政策的平等就是給予適切的機會與支持網絡與政策,也就是筆者希望以建立這群東南亞外籍母親能以初任母職角色順利,運用正面的支持和及早的社區互動,牽動正常家庭維繫,我國的「新臺灣之子」也才有健康的身心和未來。筆者試引從這群女性新移民的來臺歷史改變社會結構至家庭角色的急速變換為點,再以初為母職與其子女教養困境等前提作面,整合其因素分述如下: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3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47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