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9期 友善家庭社會福利(2017年09月)

社工理論比較與實務運用:任務中心取向,生態觀及增強權能觀三者的比較分析

前言:
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從發展時間來看,開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解決當時西方工業革命時期歐美國家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為開端(洪銘婉,2013)。在社會工作專業發展早期,以精神醫學經驗為基礎的實踐模式與知識基礎,強調個人內在的改變,時間主要是從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代表為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論觀點;後來發展的社會工作開始注重社會層面的原因,而不是僅重視個人的精神層面的問題,這段時間主要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心理暨社會學派、認知行為理論、危機介入模式和任務中心模式在這一時期得到發展;近期社會工作發展的理論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由批判觀點帶來了很多現代或者後現代主義的理論。主要時間為20世紀70年代至今,例如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是生態理論、系統理論、基變社會工作、女性主義社會工作、增強權能觀、優勢視角等(何雪松,2007;曾華源,2012;文軍,2012)。
這些社會工作理論與觀點建立了社會工作自身的知識體系與專題理論。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事實的模式來解釋社會現象或問題,亦即可以使我們有系統的瞭解和理解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複雜的交互反應現象,並且能夠進一步思考如何進行適當的處遇(Turner, 1986;謝秀芬,2005;曾華源,2012)。
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也受到社會科學與哲學科學的極大影響,從專業使命來看,社會工作具有雙重焦點的使命,一方面需要提升個人、家庭或團體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則需要改善社會狀況(Greene, 1999)。因此在這些理論觀點的具體運用上,人們假定社會工作的任務是尋找問題的原因,確定原因之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出現的問題可以被解決。理論在指導社會工作實務時也必須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才能提供個人化與專業化的社會服務。也因此理論存在著多種不同角度與不同的意識形態基礎,某些理論可能非常具有解釋力或者擁有完善的意識形態體系,但在實務指導方面卻很簡要,可能需要社工自身將其與實務進行整合運用;某些理論解釋得很少,卻能夠務實地可以在社工實務中進行運用。
這些理論的發展也並不是在相同的思維框架內連續進行的,任何時候社會工作理論都是由構成社會活動的社會力量建構而成,因此在不斷改變的思維框架前提下向前演進(Kuhn, 1970; Payne, 2008)。社會工作理論會隨著時代與社會的不同有著不同的發展,但根本目的是在所處的社會脈絡與文化脈絡下為社會工作者提供解釋與參考分析,能夠指導實務工作。也就是說社會工作理論既來源於實務也是服務於實務,而且能夠運用社會工作理論面對實用主義者的挑戰(謝秀芬,2005;曾華源,2012)。
社會工作裡不同的理論都內含著自身獨特的視角、理論和模型等要素,這也意味著沒有一個理論能完全被放在任何一個類別中(Payne, 2008)。也正因此,社會工作的理論是與時俱進的,針對實務的理論必須相應現有的社會現實,能夠及時有效回應變遷中的社會需要。根據提供的解釋與參考層次不同,理論也可以分為微視層次觀點、居間層次觀點與鉅視層次觀點三個層面。
本文擬從分屬微視層次觀點、居間層次觀點與鉅視層次觀點三種不同層面的理論觀點—任務中心取向、生態觀、增強權能觀開始,討論三種不同理論觀點與實務上的比較。從人的能力的角度分析比較可以發現,不同理論對人的能力的理論假定不同,具體實務處遇目標與策略也有所區別,因此針對同?的一個案例也產生不同的解?方法。

關鍵詞:任務中心取向、生態觀、增強權能觀、人的能力、比較
作者:
張曉筱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8/10/0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416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