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期 友善家庭社會福利(2017年09月)
臺灣家庭政策的沿革與發展
前言:
家庭政策,顧名思義,係指與家庭有關、對家庭產生影響的政府政策。一般而言,可分為廣義及狹義兩種定義,廣義的家庭政策把許多社會福利政策都歸類為家庭政策,例如保障家庭經濟安全的社會保險政策、社會救助政策;針對家中的兒童、老人或身心障礙者提供的照顧政策或福利服務;甚至國民就業政策、或醫療保健政策等,都可能對某部分的家庭生活產生影響。而狹義的家庭政策則將範圍著重於家庭所得、生育率、已婚婦女勞參率、兒童托育、老人照顧等議題上(吳來信等編著,2005)。
因此,可以說所有的社會和經濟政策都會影響家庭,而根據國際婚姻與家庭百科全書的定義:家庭政策,通常指在促進和加強婚姻、生育和撫養子女的社會政策,同時也關注兒童保護和支持,並調合工作與家庭之間的衝突。
另從國際的經驗觀察,法國的家庭政策,對於育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較高的公共投資,透過提供現金和各種服務形式,包含學齡前兒童一系列的托育選擇,提供父母可以自由選擇留在家裡或外出工作,用以減輕兒童對家庭生活水平的影響。同時,關注就業、性別平等與兒童貧窮等問題,致力協助家長調節工作和家庭生活。(PERFAR, 2014)
瑞典經常被視為北歐福利國家模式的原型,而其家庭政策,旨在支持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和解以及兒童的福祉,圍繞著家庭經濟安全、健康、兒童權利與性別平等等目標進行。其家庭政策最重要的手段為:日托中心和課後托兒服務、保障工作權的假期規定,以及兒童津貼和其他家庭福利等。而大量的家庭福利支出、靈活的假期和工作時間,以及育兒家庭可以負擔且高質量托育服務,則是瑞典家庭政策成功的主要因素。(PERFAR, 2014)
另外,新加坡在家庭政策上,以協助建立「強大和穩定的家庭」為政策重心。主要關注包含培育和保護青年、支持家庭、促進婚姻及促進工作生活和諧等面向,提供成為父母前的育兒知識、親職教育、托育服務、支援父母與育兒機構的合作及學校家庭教育等;另提供生育津貼計畫、政府支付的產假、收養政策及家庭服務中心,減輕撫養的財務負擔、提供就業婦女生產期間保障,及提供在地的社會服務與家庭諮詢。另鼓勵單身者走入婚姻,實施促進婚姻的工作,及推動職場家庭教育方案,鼓勵企業支持家庭方案及家庭優先的觀念,以調和家庭及工作。(吳明玨、張雅淳、黃迺毓,2013;MSF, 2016)
綜整各國家庭政策的重點,歐洲各國主要關注的議題偏重於生育率效果及對育兒家庭的公共支持,主要的手段包含普及的公共托兒服務、育兒假。(包括生育保護(註1))、家庭津貼、婚姻、同居和伴侶保障等。而新加坡則融合中西方傳統,除公共托育、育兒假及津貼外,同時關注育兒的親職教育和教養支持、婚姻促進及家庭優先觀念倡導等面向。
而我國家庭政策的制定,也隨著人口結構改變、家庭結構變遷等多重因素倍受關注,並且逐漸發展演進,因應臺灣社會的文化背景、社會議題與需求及時空環境,發展出與世界各國以關注育兒家庭的政策思維不同且獨特的家庭政策,包含關注育兒家庭、長期照顧、家庭暴力、移民家庭等多面向的政策內涵。本文將從臺灣家庭政策的沿革與發展著手,除檢視歷年的歷程,亦希望藉此檢討與回顧,提出未來的策進作為與展望。
關鍵詞:家庭政策、全人照顧與支持體系、家庭工作平衡、家庭教育與性別平權
作者:簡慧娟.黃伶蕙.吳建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