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6期 保護性社會工作(2016年12月)

失智症長者居家照顧環境分析

失智症對於許多先進國家而言,都是目前迫切需面臨到的社會負擔,如何讓失智長者也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當中達到成功的老化,亦是臺灣現今需要面對的課題之一,成功老化在Kerz; Teufel; Dinman於2013年所提出之觀念為可分為腦力刺激、主動與獨立的生活以及有意義的貢獻等(Kerz; Teufel; Dinman, 2013)。其中主動與獨立的生活就急需仰賴環境的支持,故在建立適合失智長者的居家照顧環境是必須面對的。失智症患者與其他慢性病不同的地方在於,失智症屬於不可痊癒之慢性疾病,故在醫療與藥物上所提供的照顧資源有限;另外在照顧上,強調的是整合性的照顧,無法單靠藥物醫療,但可加入其他療法,如:音樂治療、園藝治療、懷舊治療與環境治療等。由此可知在提供藥物治療的同時,適當之非藥物治療的介入,不但可減緩其病程,也可減少失智長者對於藥物的依賴。失智症的治療方式,除了提供藥物及非藥物上的照顧外,營造適合其生活之居家環境空間,有相對的顯著性的效果。雖然在病程上為不可逆之疾病,但可透過適當的環境營造,提供失智長者自主與自尊,且能將其生活能力發揮到最大效益之居家生活環境,是現今我們需要加強宣導的重要因素。

過去我國對於失智症的因應對策尚未有較完善之照顧計畫,起初對於高齡者的照顧政策是2007年時提出之「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但此時的長期照顧計畫主要是針對失能高齡者,但缺少對高齡失智者之關切,故在2008年修法將失智症之長期照顧納入。2011年進行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及失智症照護研究計畫,2012年由政府發布「失智症政策綱領」,2014年發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此計畫將為失智症照顧之指導原則,其中設立依據主要是參酌2004年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所發表之「京都宣言」所提及之10項綜合建議,包含:在初級護理中提供治療、提供適當的治療、在社區中提供護理、教育公眾、讓社區家庭和消費者參與、制定國家政策計畫和法規、發展人力資源、與其他部門整合、監督社區健康以及支援開發相關研究(巫瑩慧、湯麗玉、陳達夫、邱銘章,2008),以及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之「失智症:公共衛生優先議題」中所提及之目前須採取之行動包含:推動全球失智友善社會、各國須將失智症列為國家公共衛生之優先議題、增加對於失智症的防治與照護、從醫療及社會體系投入對於失智症之研究等(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2)。此政策主要提出兩大目標及七大策略,其重點是提升民眾對於失智症之照顧與知識、提供完善的社區照顧網絡、強調跨部門的合作與資源整合。

失智症為大腦功能退化之疾病,所產生之症狀包括了認知障礙及精神行為症狀BPSD(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其中精神行為症狀又分為精神症狀及行為症狀。精神相關症狀主要有不安、焦躁、憂鬱、妄想、幻覺、不眠、興奮、徘徊,而行為症狀主要有健忘、判斷力下降、見當試障礙、言語障礙、失行、失認、實行機能障礙(児玉桂子、古賀誉章、沼田恭子、下垣光,2010)。在精神行為的藥物治療上,會產生相對程度之副作用,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行為障礙;故可以利用非藥物療法之相關療法如:音樂療法、園藝療法、芳香療法、懷舊治療、現實導向治療等減少對藥物的依賴性,並且改善失智長者之精神行為症狀(Zeisel et al, 2003; Lawton, 2001; Fleming; Purandare, 2010)。目前也有相關研究指出,適當的環境介入治療,可增加日常行為自我照顧活動以及減緩其病程(Gitlin; Corcora; Winter; Boyce; Hauck, 2001; Gitlin; Hauck; Dennis; Winter;黃惠玲、劉錦螢、徐亞瑛,2006)。

目前國內對於失智長者的環境營造多偏向對於機構及日間照顧進行規範(曾思瑜,2009),或是對於建築基本的消防、法規等進行相關的制度的檢討,對於與失智長者切身相關之住宅生活環境之品質的規範則尚未有相關之規定,故本研究探討高齡者最熟悉之生活空間及友善之居住環境作為基礎,提出失智長者之環境需求,以供未來照顧者在進行居家照顧時的參考。

國內外文獻當中,對於失智長者在機構中環境友善已經有許多的環境構面量表,例如美國Moss教授於1980年代,從社會生態學的角度出發,廣義的定義高齡者居住設施環境,開發出MEAP(Multiphas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cedure)多面向評估指標,當中提到認知及辨識方面的支援、安全安心的考量、私密性的確保、環境中刺激的質和量之調整、機能性能力的資源、對自我選擇與決策的支援以及對生活繼續的支持。另外TESS(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cale)為美國失智症特別照護單元委員會修訂的治療環境評估量表,經由實際調查之後修訂的TESS-NH(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urvey for Nursing Home),主要是在針對調查其機構環境特質的工具,當中有包含了安全保全與健康、方位的辨識、私密性、控制、自主性以及社交環境等評估構面。PEAP(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tocol)則是為了檢驗TESS的評估項目而設立的,主要是為了提升高齡失智者的生活品質,所以評估的內容不單只是硬體的建築設施,還包含了其機構營運理念與各生活空間機能的評估項目,在PEAP中有提出了辨識能力的支援、生活機能與自立能力的支援、環境刺激的品質與調整、安全與安心的支援,生活延續性的支援、自我選擇性的支持、私密性的確保以及入住者交流互動的促進等八大評估構面(Lawton; Brody; Turner-Massey, 1978; Sloane et al, 2002;傅中玲等,2015)。

由於以上之評估指標主要是用於檢視機構中的環境,故在評估構面中需要重視長者在空間中的私密性,但本研究主要是從居家環境的角度去探討失智長者所需之環境空間需求,故綜合上述對於失智長者之機構環境評估構面,合併對機構的規範;針對評估面向所述之安全安心的考量支援等,提出安全安心的居家環境,希望透過對於失智長者沒有障礙的環境進行設計與環境安排,除了將環境中的危險因子降至最低外,也塑造出適合設計,能另外則是希望透過量表中提到的環境中刺激的質與量等,在居家環境中提供減少會讓失智長者產生壓力或幻覺的環境,增加失智長者的五感認知等,可有效的減緩長者的行為症狀;最後將評估構面中提到的認知與辨識上的環境支持以助於失智長者能夠達到自己繼續生活與自我選擇的能力等稱為自主自尊的日常生活;綜合上述居家環境評估構面,本文提出:1.安全安心的居家環境、2.適當的感官刺激、3.自主自尊的日常生活(詳見表1)。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7/12/25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7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