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期 臺灣社區發展50年—回顧與前瞻(2016年06月)
機構失智長者行為症狀之個別化服務研究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以德國精神科醫師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加以命名,以紀念他發現此病症。在1901年,阿茲海默醫師開始注意他長期治療的一位女性病人,其出現記憶喪失、語言產生障礙及許多不可理解的行為等臨床徵狀。5年後,該病人死亡,進行病理解剖時,發現腦內有異常的沉澱物(現稱為「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及許多纖維糾結(現稱為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或tau)兩項重要的病理現象,後來這兩項成為失智症(dementia)不可或缺的病變(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2015)。當然,失智症是腦退化疾病的總稱,阿茲海默氏症是常見的一種,但阿茲海默醫師讓我們了解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老化過程,也開啟國際間陸續重視失智症,進而投入經費研發各種預防、治療及照顧的方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15年3月指出,全球約有4,750萬名失智症患者,每年以增加770萬人的速度成長,換言之,平均每4秒便有一人罹患此症(WHO, 2015);再者,若依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估算,2015年全球約有4,680萬名失智症患者,每年新增990萬人,平均每3.2秒便有一人(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5),速度更是驚人。在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2013年失智症盛行率調查,65歲以上老年人口輕度以上失智症盛行率近5%,臺灣失智症總人口數推估為24.4萬人(衛生福利部,2013)。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失智及照顧目前失智患者乃成為政府與民間亟待努力的目標。
2004年,美國前總統雷根逝世,他的女兒戴維斯(Patti Davis)寫了一本書《The Long Goodbye》,紀錄雷根和阿茲海默症奮戰的過程。「Long Goodbye」一詞傳神地描述失智患者猶如坐在時光機器上,其意識常會穿越不同時空,上午不認得身邊的家人是誰,但下午又會暫時回到原來的世界,與家人團聚。這種狀態,會持續好幾年,愈來愈不常回來,直到最後不再回來,完全跟家人告別,而Long Goodbye亦成為失智症的代名詞(Davis, 2004)。此書也道出所有失智症者家屬的心聲,以及照顧者沉重的身體與心理負擔。
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退化外,其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是照顧者最感到心力交瘁所在。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發生的比率相當高,依歐陽文貞、黃美鳳、蔡佳芬(2013)指出,超過90%失智症者皆發生過精神行為症狀,而其中75%會持續出現這些症狀。一般而言,針對失智症患者的症狀在治療上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在失智症藥物無法根治且具有副作用的情形下,若能透過非藥物的方法改善失智症患者精神行為症狀當是主流的作法,尤其國際失智症協會強調,照顧失智症者應採取以人為本的照護模式,並降低使用藥物及身體的約束(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5),個別化、人性化的服務方式對失智症的照顧更顯重要。
本研究針對機構失智長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分析失智者過去經驗與生活史,透過量身訂作的個別化服務措施融入生活照顧,期降低長者的精神行為,減輕照顧者負擔,以提升長者生活品質,並將結果作為機構及居家照顧失智長者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