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期 臺灣社區發展50年—回顧與前瞻(2016年06月)
都市型社區的特性與培力策略
每年伴隨著社福考核及社區評鑑,社區培力的問題就會被拿出來討論,事實上「社福考核」、「社區輔導」或「社區評鑑」,不同程度的都有「社區培力」的身影與作為,只是培力的目的、培力的範圍、培力的方式與內容、培力的對象、培力的規模各有不同。
首先,(1)培力的目的:要培養社區工作領袖或幹部的組織能力、會議能力、方案規劃的能力、爭取資源的能力、社區會務與財務的管理能力、文書及資料整理的能力?(2)培力的範圍:每個縣市或鄉鎮的轄區內都有為數不少且發展程度不同的社區發展協會,在縣市政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社區自我動力充沛的社區,往往有較高的意願與較多的機會接受培力,因此培力的範圍可能落入少數的「積極社區」,其他能力不足、意願不高的社區,往往因培力效果的「事倍功半」,而令培力單位裹足不前,或力不從心,長此以往很多社區往往會成為得過且過、自生自滅或被疏忽的一群。(3)培力的方式或內容:透過授課、觀摩、共同參與方案或計畫(如送餐方案、防災或旗艦聯合社區計畫)、工作坊、聯繫會報或各類會議的方式,社區幹部學習社區工作的新方案、新的工作方法或得到社區前進的動力。(4)培力的對象:縣市政府或鄉鎮公所社區發展業務承辦人、社區領袖、幹部、志工或一般居民都可以是社區培力的對象。(5)培力的規模:主要是指參與社區培力工作的人力與經費的規模、方式的多元化、參與的人數等。
另外要注意的是社區的工作夥伴,她們接受的培力不只來自社政主管單位,有很多培力是來自其他主管單位的培力計畫,例如內政部營建署的「社區規劃師」的培訓計畫、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