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51期 當代貧窮現象之結構性解析與政策新思維(2015年09月)

以社會工作者角度探討:精神疾病患者於醫療過程之人權與倫理議題

筆者開始接觸心理衛生、精神疾病領域至今已逾十年,初期對此領域從好奇、求知、期待更了解,以至於開始投入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至今已超過6年以上,但隨著服務與經驗的增加,對此體制的運作越加了解,內心卻開始困惑與猶豫,甚至懷疑長久秉持熱誠與專業所提供的服務之適切性。

社會工作者服務對象大多為社會較弱勢之族群,更因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不瞭解而產生誤解,甚至此誤解引發負面感受及抗拒、害怕。林美伶、熊秉荃、林淑蓉與胡海國(2002)指出「由於社會大眾採防衛態度,並且以訛傳訛的渲染不正確精神疾病的知識,因此當被診斷為精神疾病或外顯精神症狀時,患者會承受來自他人的負向看法及態度,而他人面對精神疾病時過度誇張的反應,也讓患者甚至患者家庭承受來自社區、家人、教友、同事、醫療人員及媒體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也就是對患者反映出負向及拒絕的態度,認為有不可預期的危險及暴力」(林美伶等,2002,p.381),如此可了解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烙印之強烈。

降低烙印及標籤化可有效協助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穩定、社區生活適應、家屬負荷改善等,而如何降低烙印是需要從多面向、藉由多元方法介入。但許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屬、鄰里、社區卻是期待以「住院」或「安置」來因應生活中所面對的複雜、糾結問題,而醫療院所醫師、醫療團隊會以啟動強制住院或是體諒家屬照顧負荷而協助勸導病患住院,此卻可能使得家屬、社區對精神疾病更誤解、離精神疾病患者之距離更遙遠,因為社會大眾容易把事情不當連結、過度類歸為精神疾病患者發病、病情起伏時就是要隔離、住院關起來,此造成烙印程度更加劇。

「醫療處置」及「住院治療」對精神疾病患者於病情與症狀控制、改善、及復原此漫長旅途中扮演重要之角色,但「住院治療」這看似簡單的入院至出院過程卻涉及了許多複雜的議題與兩難處境,包含了倫理抉擇、人權考量,甚至是法律規範等拿捏。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6/09/23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