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期 性別平等(2015年03月)
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倦怠的性別分析
近年來,不論是家庭或職場都一直強調「男女平等」的觀點,但是「男女真的平等嗎」卻是大家所避談的,以致於「性別差異」一詞長久以來被人們刻意壓抑,不願承認「性別」確實是有差異的。在社會工作場域也有同樣情況,大家總認為社會工作是一項「典型的女性職業」,卻忽略了在這個場域中也有少數的男性和我們共同奮鬥;現今當社會工作人員遭遇工作壓力與倦怠的議題時,如果我們將其視為一個共通的「社會工作人員經驗」,卻忽略了其中的性別差異,可能就會導致男性或女性社工人員無法得到適切的照顧與關注。
國外社工界學者早已提出社會工作人員是工作倦怠感的高危險群,Purvanova和Muros (2010)認為工作倦怠其實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的負面情緒,因為長期暴露在工作壓力之下所導致的情形;從過去經驗來看,與職業相關的工作倦怠其實是一個包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減少個人成就之結構概念。社會工作人員的工作目標在於協助社會上的弱勢群眾,以其專業知識及技術來協助需要幫助的人,得經常面對貧窮、失業、暴力或其他社會排除的個案;長久以來一直扮演著默默付出的助人者,在工作崗位上戮力付出,為個案及家屬謀求最大的福祉或是解決問題、改善現況;但就現實層面而言,這群助人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所累積的負面感受一直未獲得重視,因此逐漸形成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使得許多年輕的社會工作人員短暫從業幾年後即永久離開此行業,不但流失人才,同時也無法累積經驗。
本論文之所以選擇將重點放在探究工作倦怠的性別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首先,性別差異其實包含了許多變數,但是這個差距是否真如我們所想像的?在過去許多量化研究中,會發現工作倦怠的性別因素是一個顯著變項,我們總會認為不論是主管或是員工,女性比起男性總是更容易面臨耗竭的情形,也因為社會上的刻板印象讓女性較男性面臨更多壓力,尤其以已婚女性更甚。梁洨洁(2009)認為女性遭遇工作倦怠時,除了常見的疲憊無力、心情煩躁、情緒低落、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係淡漠、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狀以外,因為性別角色的特質,在生理和心理上還會呈現出某些不同於男性的表現形式;生理上會出現健康狀況遭受威脅,尤其是婦科相關疾病,心理上則影響女性工作意願的失衡以及職業性別隔離的現象加劇。此外,因為傳統社會分工強調女性對於家庭的照顧,即便性別平等概念已經深植人心,但是女性(特別是已婚女性)仍然承擔著遠大於男性的家庭職責;家庭生活中養育孩子以及家務勞動的負擔,加上承受工作職責和社會責任的壓力,經常使職業女性覺得力不從心,在平衡家庭和工作的矛盾過程中,若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系統,女性疲於奔命到身心交瘁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因此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是女性較男性更容易出現工作倦怠的最大原因。
檢視社會工作人員的就業環境,它一直被視為是一項「女性的工作」(Purvanova& Muros, 2010),不只是因為從業人員以女性居多,還在於其工作特質與社會文化中的女性角色相符;在這種典型的女性職業中,往往需要豐富的情感和處理人際關係的壓力,如:承受個案的負面情緒和回應,透過性別社會化的過程,女性被教導與學習去處理情緒及人際交往的議題,因為這樣的角色特質是社會整體認定偏向女性之性別角色。與其相較之下,因為社會所期待男性展現的性別角色並不需要豐富情感,男性可能缺乏這樣的特質,因此男性在面對典型女性職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就是尚未準備好如何處理相關議題;其次,因為典型的女性職業比起典型的男性職業而言,一直被認定是「女性的工作」或是「半專業/兼職的工作」,由於這些對女性的污名化,社會大眾都會認定這種典型的女性職業是「社會地位較低的勞工」,而男性在以女性為主的職場中常會因為他們「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感到沮喪以及缺乏成就感(Lewis, 2004;范力仁,2009)。
研究者希望透過此研究探討相關議題,並使大眾關注社會工作人員的倦怠可能會有性別差異,社會工作職場一直普遍存在人力不足、工作量過重、工作環境複雜及流動率高的情況,在工作上更面臨許多身心健康與安全之威脅,而男性及女性倦怠的內涵可能不同,需要透過系統化的瞭解,未來才能發展出支持這些社會工作人員處理工作倦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