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 全球化的社會福利衝擊(2014年12月)
全球化下的跨國勞動:兩岸交流過程中臺籍移工勞工保險權益之研究
「勞退新制開辦,數十萬在大陸工作的臺籍幹部恐將無法領到退休金。臺商為降低人事成本,壓低臺幹在臺勞工保險投保薪資,甚至要求改掛職業工會,切斷與原雇主雇用關係,臺幹將無法受新制勞退金保護,成為勞退條例孤兒。」(聯合報系經濟日報,2004年12月15日)
此例子中係在於勞退新制通過之後,面臨到了跨國勞動人口移動的變化,預測現行的社會安全體系出現漏洞而難以補足此多樣性,恐使得本國國民在領受未來的退休金保障之不足,成為社會安全制度下的犧牲者。並根據報導,現行臺籍移工外派大陸工作,企業為降低人事成本,並延續臺籍移工勞工保險、健保資格,採取低報勞工保險投保薪資,以最低投保薪資投保勞工保險。更嚴重的是,許多臺籍移工登陸後,由於薪資已改由境外公司支付,並在大陸重新簽定勞動契約,尤其為減少稅務成本,改受雇於境外公司,並將勞工保險改掛到職業工會,直接切斷與臺灣雇主的雇用關係,恐將無法領到退休金。
臺籍移工的流動,反應了全球化的變化,形成陳芬苓(2002)所言雖資金與勞動力在國際間快速且自由移動的可能性增加,使得過去建立在國家之上的約束力與企業責任這些傳統社會安全制度面臨了新的挑戰。傳統社會安全制度,隨著彈性工時、跨國晉用、人才流動、派遣人力等新興僱用制度,使得傳統上在累積工作年數、繳納保費等出現困境。使得就業後續的社會安全保障成為不得不重視的問題,而在陳芬苓(2002)的建議係促使國際間應思考藉由各國的合作,提供相當的社會保障,在不同國際間流動的勞動者,社會保險年資的合併計算。而針對此種因應方式,古允文(2008)曾提醒,認為社會安全制度及社會福利的研究,多仍侷限在單一的社會或國家疆界之內,對全球化的趨勢較難掌握,且政策的執行利基於國家的能力,而全球化是超越國家之外的。故臺灣實應以較為宏觀、跨國際的思維對社會安全制度作一重新的省思。
根據周弘(2002)認為全球化下,超出國界的社會風險主要來自於世界人口的流動、現行社會保障制度的局限,以及與經濟帶來的其他風險。人口流動,因為世界上人們享受社會保障的程度和水準不一樣,全球人口的流動沖破了自我保護的國家邊界,使國家財政不堪負擔。而勞動人口的移動則係本研究欲關注的部分,社會保險係為與薪資相關的制度,臺灣目前的社會保險制度設計排除了勞動跨國就業的保障。於此張世雄(1996)提及在全球性的戰場上,社會性公民地位被拿來劃分「我們」本國人與「他們」外國人的界線,以國籍限制居民所能享有的社會權益,來盡可能地減少國家的財政負擔,使得公民地位成為具有隔離性和歧視性的反移民。Titmuss(江紹康譯,1991)則提及社會政策可能是某些群體的福利(welfare),可能是其它群體的不利(illfare)。
隨著經濟全球化所誕生的風險,且由於國家控制經濟活動的能力減弱,使得國家金融體系變得更加容易受到國際局勢影響,全球化對社會安全制度的影響,在臺灣的勞工保險部分,伴隨政府對勞工保險之重視、勞退新制推出後的服務範疇擴大,使得制度影響的人口數量漸增,讓跨國就業的臺籍移工在勞工保險的給付請領認定、介於中國大陸與臺灣的社會安全制度競合與選擇議題,都將成為勞工保險政策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議題;且目前在臺籍移工的部分,對於臺灣勞工保險制度的看法較為缺乏,並且欠缺其對於投保社會保險的權利義務關係的想法,瞭解其介於工作國與原生國之間的社會保險投保議題,故根據上述背景及動機,期以達下列目的:
1.瞭解兩岸交流過程臺籍移工勞工保險制度的影響。
2.瞭解目前臺籍移工對於跨國勞動和臺灣勞工保險制度的看法、臺籍移工在全球化下的社會公民權的權利與義務關係。
3.試圖提出具體建議,使社會政策之發展邁向永續經營,伴隨全球化的趨勢下,協助目前勞工保險制度之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