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期 社會工作職場安全(2014年09月)
社區老人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參與臺南市啟智社區與沙灘社區推動的社區照顧服務活動的老人為例
民國82年9月底,臺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48萬5,200人,占總人口7.09%,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截至民國101年2月底,老年人口已增加至約253萬人,占總人口11%。另依據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民國114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1%,即每5人中就有1位是老年長者。(內政部社會司,2012)
高齡化社會的快速變遷,帶來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將引發新的需求與問題,向為政府及民間關注的焦點,因而也需要有相對的規劃及因應對策,乃至於法規的修訂,俾使政策、立法、服務合一,有效落實老人福祉。在高齡化社會當中,如何讓老人維持尊嚴和自主的生活是一項挑戰,更是整個社會包括老人本身、家庭、民間部門和政府共同的責任。(內政部社會司,2012)
面對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與現代家庭結構的轉變,使得原本完全由家人來照顧支持老人平日生活越來越不易做到。同時,由於社會福利機構的資源有限,因此由社區組織所推動的社區照顧的角色越來越被期待,社區照顧除提供老人需要的服務外,在老人參與相關的社區照顧活動時,是有可能在住家所在的社區內獲得新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此在老人在地老化的過程中是具有關鍵性的意涵。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在地老化政策的導引下,與老人在地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照顧服務中,社區組織所推動的社區照顧服務在形塑老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是本研究關切的重點。
在社區內新的社會支持獲得的重要性方面,隨著老人生理機能弱化,行動範圍逐漸縮小,原本的社會支持如家庭、職場以及一般社交的社會支持會愈來愈少,所以在此情形之下,在住家附近的社區內如何獲得新的社會支持是一項重要的議題。又如在社區照顧提供的支持方面,社區照顧有可能提供部分的工具性(如供餐、健康促進、量血壓等)支持與訊息性(如健康講座等)的支持,另外如社區志工的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等任務型導向的支持是屬於情感性與情緒性支持。老人在社區內如果能有更多的熟識者,是有機會在生活中提供更多的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訊息與情緒上支持以及社會互動支持等各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