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期 社會工作職場安全(2014年09月)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薪資保障問題之探討
社會工作在臺灣社會日漸受到重視,社工人員進入專業人員之列,其專業地位的建立與條件要求也日益提升,這對服務體系的鞏固與服務品質的維持,都是重要的基礎。隨著社工科系的增加,畢業生投入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是必然的期待;在第三部門工作中,專業教育與工作的配合比重高於其它二個部門,這與非營利部門的工作多為專門工作有關,因為既為專門性的工作,則技術與知識的文憑準確要求當然較高,又第三部門普遍講求不為獲利而生產低品質的服務著稱,因此在工作人員的甄選上,會傾向找到合適工作資格的人來做事(官有垣等人,2008)。這樣的趨勢在其他國家是相似的,根據McMullen與Brisbois(2003)的調查研究,加拿大非營利部門的全職就業員工的教育水平相當高,有相當高比例的員工具有大學畢業的文憑;有相當高比例的全職員工是在專業的職位上任職。
不過,隨著社會工作就業市場的擴大,投入社會工作的專業人力日增,尤其民國86年通過社工師法之後,以及後續相關福利法規修訂專業人力規定,雖然對於專業門檻提升值得肯定,但勞動在專業領域中的勞動保障議題日受重視。不過,在許多相關的研究中仍指出社會工作員人力嚴重不足導致工作壓力負荷量大、工資工時不應需求、工作服務績效不佳、缺乏專業人員的能力分級制度等,勞動條件不佳的情況導致專業人力流失,是社會工作發展上的危機之一。而其中工作缺乏保障、薪資待遇偏低和升遷機會太少,則可能是社工系學生學非所用、專業承諾不足的重要原因(沈慶鴻,2008)。在此一狀況下,探索社會工作的薪資議題,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
本文探討主要問題包括社會工作者薪資保障不足的問題層面涵蓋哪些?其是否符合低薪工作者定義?其本身專業內部以及與其他專業薪資差異情形如何?因此,本文嘗試從文獻資料檢視社會工作者勞動保障的相關問題,進一步以OECD等國際組織對於低薪工作(Low-Wage Work)的定義加以檢證社會工作人員薪資是否符合低薪工作之界定,並透過國內外不同職業別的薪資資料進行比較,以及從年資、地理區域等背景條件加以分析社工專業人員的薪資差異情形,最後,針對國內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薪資保障問題提出若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