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46期 青年議題(2014年06月)

他們為什麼不工作?啃老族/尼特族現象國外經驗初探

報紙上經常有關於青年人不就業,依賴父母供養,最後造成家庭關係緊張,傷害家人遭到法辦的消息。社會將這群依賴家庭的青年人稱為「啃老族」,多數評論皆認為是臺灣少子女化,父母過度保護,養成年輕子女不負責的結果(朱芳瑤、唐鎮宇,2009;黃亞琪,2007;曾素秋,2012)。但是,啃老族並不是少數人的特別稱號,根據政府資料顯示,近幾年臺灣青年(15-24歲)的失業率一直維持在12%左右,顯示10個青年人中就有一個面臨失業問題(張鋒益,2012)。而青年人在家不就業也不是臺灣特有的問題,歐盟統計在2011年失業青年的比率平均是21.4%,顯示每五名年輕人就有一名失業在家(Eurofound, 2012)。目前多個國家皆以「尼特族」(NEET, youth people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來統稱這群無就學、無就業、無接受訓練的年輕人(Yuyi, 2007; Eurofound, 2012; Nelson & O’Donnell, 2012)。

年輕人原本就因為經驗少,工作不穩定,又集中在製造、服務業等高景氣敏感行業而成為最容易受經濟影響的一群人(Freeman and Wise,1982)。從1980年開始,英國就開始關注年輕人和就業市場脫離的現象,最初學者以 “零階”(Status Zero)來形容當時15-19歲這群無法歸屬任何就業類別的年輕人,以彰顯他們 “甚麼都不是,也無處可去” (count for nothing and were going nowhere)的困境(Istance, Rees, & Williamson, 1994)。直到1999年英國政府的「連結縫隙」(Bring the Gap)報告書中才以「尼特族」(NEET)來正式統稱這群和社會正式機制(就學、就業、就訓)失聯的年輕人(Social Exclusion Unit, 1999)。後來這名詞也順利為歐盟和其他國家採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名稱相同,但各國定義範圍上卻有些許的差異,如歐盟的尼特族指的是15-24無就業、就學、就訓的年輕人;日本指的是15-24無就業、就學、和無家庭責任者(OECD, 2008a);韓國更將尼特族年齡延伸到34歲(OECD, 2008b)。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5/06/26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9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