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44期 年金政策(2013年12月)

新聞報導街友論述建構下的社會治理初探

法國歷史學家Jose Cubero(1998)在其作品《Histoire du vagabondage du Moyen Age a’nos jours》(曹丹紅於2007年翻譯為《流浪的歷史》一書)指出,窮人、乞丐、街友(流浪者)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社會的目光,在歷史各個時代裡,其角色不斷變換,由於政治統治者的政策變換,或是宗教、慈善等民間機構的救濟或收容,街友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裡,必須承受整個政治、社會轉型下的影響,不時跟著調整其「建構身份」。

日本反貧困網創辦人Makoto Yuasa(中譯名:湯淺誠)於2008年出版《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蕭秋梅譯,2010年在臺灣中譯版發行)一書,震撼整個日本社會,作者強調這個「貧窮產業」坐大的社會,不斷製造出各種貧困類型的人,其中,部分的街友為了生存,他們犯罪、進監獄,讓監獄成為這類貧困者的安全網,進了監獄後,暫時不用感到貧困,這是多麼諷刺的現象(蕭秋梅,2010:62-63)。因此該書對日本政府倡導多項修補貧困安全網,而非治安安全網之做法,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事實上,臺灣社會對街友的理解是相當兩極化的,有時從「被害者」的角度發出同情之鳴,如2012年5月在臺北市西門町有兩名高中生對捷運站附近的街友潑尿,引起網路與媒體上一片撻伐;另從「加害者」的角度看待街友,則極力予以排除和污名化。惟部份從傳媒、社會運動的角度探討「街友」的正確稱謂(郭盈靖,2009),認為過去他們的稱號,一直被這社會錯誤標籤化,迄今仍以貶抑的稱謂:「遊民」,形容他們。

1990年代以後,臺灣民間服務團體曾公開呼籲,「遊民」或「流浪漢」的稱謂帶有「整日無所事事」之貶抑意涵,建議改稱「街友」(日本則稱他們為「露宿者」),以示中性、親善、平等的對待關係(方孝鼎,2012)。另一方面,檢視媒體的新聞論述,可以「再現」(representation)社會意識型態的鬥爭情形,並從其論述的社會建構,發展出一套合理的社會治理模式,如街友「入侵」公共空間,引發基層民眾反彈與害怕,故不時透過民代與地方政府官員的介入處理,反映出統治者、階級者、知識權力者對弱勢團體的「治理技藝」(黃克先,2006;郭盈靖,2009)。

從犯罪防治的觀點來看,在報導街友的新聞論述所建構之歷史脈絡裡,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不同犯罪學理論的主張,如為了符合早期統治者治理社會目標而「先驗存在」的論點最容易被理解,早期國民政府遷臺後,關於政府官方頒布之最早的街友三法(1949年《臺灣取締散兵遊民辦法》、1968年《臺灣省取締遊民辦法》、1973年《臺北市取締遊民辦法》),無論從名稱或內容條文發現,街友都是不折不扣的潛在或實際的犯罪者(黃克先,2006:3)。此外,我們也可以站在理解街友生活情境的角度,從犯罪預防的角度,先批判原先視為「理所當然」之社會治理模式,再來討論:「如何讓街友脫離犯罪副文化與偏差/犯罪者的烙印?」這絕對是「犯罪學轉換新鏡頭」的好機會,值得重新再賦予新意義。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5/01/0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