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43期 社會企業(2013年09月)

以社會企業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推動生態社區之個案研究

在國家成長的驅動下,產業型態的移轉,技術層級的細緻,帶來了社會整體的進步與創新,亦同時提升了人類在物質上的需求,進而衍生到生活品質的追求。然而從傳統的農村型社會、工業化社會、科技式社會至現今的知識經濟時代,在不斷訴求產業經濟、品質升級、附加價值等物質發展的驅力下,成就這些經濟發展的自然條件逐漸達到飽和,甚至已遭遇到破壞或損及原有的生態環境體系,導致自然能源的匱乏與反撲,而這樣的危機似乎已衝擊到人類生活的永續。基此,Jones(鄭詠澤、何豪毅譯,2010)在「綠領經濟」一書提出,綠領經濟是對保護或提高環境品質有直接貢獻,並兼顧家庭生計及職場發展的工作,升級到尊敬地球與面對當前環境的挑戰。換言之,生態學強調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生態系統面對適度衝擊時,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生產力(郭彥彤、吳緯疆譯,2013)。

至於臺灣而言,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環境議題與國家發展相抗衡的案例,也有愈來愈多人在車水馬龍的經濟物質生活中,嚮往尋求質樸的精神生活;同時,向來以經濟利益為目地的企業組織,也逐漸朝向與生態環境或是當地人文可以相輔相成的機制來制訂發展策略,並轉型成為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因此,在尋求人類社會的發展願景時,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環境生態也應當同時並進納入思考,方能調節自然環境的負載與人類生活的平衡。

相似的社會發展藍圖,以國外經驗來說,全球生態村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 GEN)(2013)的動機是為了要扭轉並重建日益遭到破壞的社會與文化結構,以及地球上日趨嚴重對環境破壞的行為,使人們得以在與地球有緊密聯繫的社區中生活,能保障全體生命的福祉,並能永續存在。因此,將生態社區或生態村(Ecovillage)定義為城市或鄉村的社區居民,致力於整合成一個有利的社會環境,以盡可能降低對環境影響的方式過生活,並且建構在社會構面(social dimension)、生態構面(ecological dimension)以及文化∕精神構面(culture∕ spirituality dimension)三者平衡才能維繫生態社區的運作。所謂的社會構面,強調生態社區中的居民,能感覺受到周圍環境的支持,同時也對環境負責任,深切感到屬於這個團體,而決策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並且無形中亦影響到社區。其次,生態構面係重視個人與地球的緊密關聯,人們尊重自然的循環,並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與土地、水、風、植物、動物的互動,它們提供了人們生活所需,包括食物、衣服、住所等。第三文化/精神構面則重視生態社區居民尊重並支持地球環境及地球上全部的生命、文化及藝術的豐富與表現,為一種多樣性的包容(林朝欽、周新基、李桃生,2004)。

而全球生態村網絡對於生態社區的定義與內涵恰與社會企業所強調的「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 TBL)[1]精神有不謀而合之處。三重底線的概念是指組織的作為,必須同時進行社會、經濟、環境三個面向的考量與評估,且不能為了任何一者犧牲其他二者,亦即三者必須兼顧,並設法使其均衡發展(陳良志,2010)。其中社會底線的重點放在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與人文資本的保持及開發,社會資本包括了社會成員之間的互信及互惠合作的關係,人文資本包括教育、醫療衛生及營養方面人文的投資;經濟底線則關心財務資本;環境底線的焦點是公司的經營在環境永續發展的績效,故較關注自然資本(葉保強,2007)。

至於社會資本的觀點也呼應Bridge、Murtagh與O’Neill(2009)指出,社會資本對於經濟成長是一個必要條件,雖然有評論者認為社會資本和社區凝聚的概念對於經濟的硬體資源,如工作、財務、技能等是相對薄弱的,但對於地方和社區的授權、能力建構等方面,恰好可以補足經濟資本所忽略之處。由此可知,社會資本透過各種組織形式運作,而其網絡、信任與規範的理念,對於地方社區經濟之交流、不同經濟循環與資本成長,以及社區永續發展而言是重要的基石。

綜言之,社會企業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一般會以創新的企業型態,突破舊有的觀點,來解決傳統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其通常會提供有異於原有市場的創新產品或服務,以達成其使命或組織永續的發展(陳定銘,2012)。基此,反觀臺灣雖在各地已有慢慢浮現出生態社區的雛形,但要比擬全球生態村網絡之國外案例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而如何將國外經驗適度地應用在臺灣未來生態社區的建構,並且歸納出屬於臺灣人文環境的生態村條件為本研究動機。欲探討此一主題,本研究首先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檢閱,以及全球生態村網絡的資訊,選擇合適的國外案例(如日本「花之家族」(Konohana Family)有機農業社區)與臺灣發展生態社區經驗(如南投的桃米生態村個案)之比較;同時將生態環境和生態社區等概念與社會企業的觀點相互融合對話。再者應用社會資本理念,進行研究個案生態村(社區)發展的型態,以瞭解其中重要的利害關係角色。最後將分析的研究結果進行歸納整理,以紮根臺灣生態社區的發展,提供有關單位之參考。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9/1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