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 社會企業(2013年09月)
社會企業在脫貧策略上的運用——以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實務經驗為例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需求和問題也日趨的多元及複雜化,負責滿足需求和解決問題的政府及企業部門開始產生失靈的現象,也促使非營利組織蓬勃發展,以解決政府或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臺灣社會福利機構的發展中,非營利組織成為了相當重要的一環。近年來政府為解決嚴重的失業及為因應我國經濟成長的趨緩、貧富差距擴大、中長期失業增多等趨勢,透過社會政策來進行如社會投資人力、刺激就業等積極性勞動政策,成為一個明朗的制度環境氛圍,並將非營利組織納入各式各樣的相關政策推動的一環。促使政府、市場與非營利組織三個部門之間,形成了相互合作與界線滲透的三個體系。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基金會)自1938年創立,並自1950年來臺成立辦事處至今,從事扶貧工作屆滿63年。從當初最直接的物資支持、經濟扶助到社工的專業介入處遇,服務模式也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然而,隨著臺灣社會經濟型態的轉變,以陪伴、資源支持的扶貧模式正受到考驗,我們必須面臨服務對象可能遭受到就業市場排擠、長期陷入經濟不穩定的貧窮狀況,形成即便給予教育支持,孩童成長後亦無法脫貧的處境。同時,有學者認為過去的脫貧策略都是從「慈善」角度切入的家長式(paternalistic)作風,然而事實證明有效的脫貧方案必須要與社區和在地特色緊密結合,如此一來才能夠在社區產生認同感,進而達到抗貧、脫貧的效果(Davis, 1993; Peredo and Chrisman, 2006)。
因此,家扶基金會自2007年底引進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s)的概念,基於「創新脫貧途徑,開拓公益事業,培力案家長處,擴展自立契機」的精神,以市場策略滿足社會需求的服務模式,並以更積極的做法,如給予就業輔導、專長培訓、代為媒合公私部門資源等,以延續本會的脫貧工作,使服務再一次貼近社會趨勢與扶助家庭的需求。本文擬從家扶基金會連結社會企業概念作為脫貧策略的想像為出發,探究社會企業與脫貧之關係,並在此架構下介紹本會近幾年社會企業單位的服務模式、成果與挑戰,最後再從脫貧實務的操作歷程經驗中,提出未來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企業作為脫貧策略在營運與政策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