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期 社會團體工作與實務(2012年12月)
霸凌者探索諮商團體中輔導人員解說之探討——Egan 之三階段循環助人模式
隨著2010年10月桃園縣立八德國中校園霸凌事件的爆發,全國各級學校霸凌事件在過去這兩年間也陸續地浮出檯面。就在「友善校園」瀰漫敵對的氛圍下,不得不讓教育單位開始關注校園霸凌事件中學生的偏差行為及扭曲的價值觀;此外,有關校園安全、霸凌行為與發展、反霸凌計畫及防制方法的研究也開始被點燃。
Olweus認為霸凌是:「一個學生持續並不斷重複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的負向行為,這樣的學生就可被認定是被霸凌或受害者」(Olweus, 1991, p.413; 1993, p.9; 1999, p.31)。在此定義中的負向行為包含著「直接霸凌」(direct bullying)與「間接霸凌」(indirect bullying)兩種類型。「直接霸凌」是指受害者面對到「公開攻擊」(open attacks),這可能包含言詞、手勢、表情或是身體接觸;而「間接霸凌」則是包含社會孤立、團體故意排斥、在受害者背後談論以及散布惡意謠言等行為(Olweus,1993;1997)。從Olweus對霸凌的定義看來,霸凌不只牽涉到霸凌者與被霸凌者,而是當霸凌發生時,同儕團體中的每個人都會被牽涉在其中;此外,在霸凌事件中的對象也可能會衍生出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問題。為此,要有效防制校園霸凌發生必須針對霸凌者的角色與行為特徵來預防,如此才能協助霸凌者改寫人生的劇本,建立一個健康角色以預防悲劇的再發生。
一些研究顯示,出現攻擊行為的霸凌者在個人特質上會出現一些特徵。Coloroso (2011)描述,霸凌者本身的行為是充滿著鄙視(contempt),而非出於憤怒或衝突,是擁有著特權感、無法包容他人以及隨意排斥的心理優越感。霸凌者就在這種「霸凌心態」(bully mentality)的驅動下,透過鄙視他人來掩飾自己的傷害與無能感。因此,這樣的霸凌特質將影響個人在情緒、身體、學習及交友上的失調,例如缺乏自信、自我認同低落、容易焦慮、較低的學業成就感,以及缺少維持人際關係的能力(Williams et al., 1996; Olweus, 2003; Cooper & Snell, 2003)。由此看來,霸凌者大多會出現自我認同及與人相處的問題,而此問題便是在輔導霸凌者最為關鍵的部分。因此,在防制霸凌的研究中提出從霸凌者心理內在的轉化來改變其行為,建議從增強霸凌者的利社會行為、教導同理心及自我控制技巧(Milsom & Gallo, 2006; Whitted & Dupper, 2005);另外,則提出教導如何處理霸凌問題,例如:學習解讀他人反應、探索他人想法或以正向方式回應等社會及人際技巧(Curwin & Mendler,1997; Hazler & Garney, 2006)。很明顯地,要輔導霸凌者就必須了解這些攻擊行為背後的霸凌心態才能有效改善霸凌者的行為。
由此看來,目前所提出防制校園霸凌的方法大多是以控制霸凌行為、教導人際互動技巧或是自我正向成長為目標。但是,如何轉化霸凌心態來達到這些改善的目標呢?一些新的介入方法就是嘗試把焦點從霸凌者的個案工作轉換到團體工作的方法上。Garandeau和Cillessen (2006)表示,解決霸凌問題的介入焦點應該從防制霸凌的發生轉變到增強霸凌者的自我效能及對其團體行動的認知。故此,為了改變霸凌心態,把霸凌者的控制、排斥與自大行為轉化為正向的自我認同,本文嘗試運用「探索諮商」(Adventure-based counseling, ABC)的觀點來提供給學校專業輔導人員在面對霸凌者個案時的處遇建議。何謂探索諮商?李義男(2003)指出,探索諮商是置於活動之中來進行,在活動的過程中應用諮商程序和治療方法,強調平等、責任、勇氣和合作的關係,提供參與者在身體、情感和智力上的挑戰。換句話說,探索諮商就是以團體活動為導向,評估參與者的問題來設計活動並融入諮商的要素與技巧來讓活動更具效益,進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結果。
很重要的是,探索諮商的活動過程必須包含參與者的反思階段才能達到成效。在探索活動過程中是存在著隱喻性,諮商員必須對隱喻性給予解釋,參與者才有能力來連接他們所面對的活動問題及生活經驗(Harris et al., 1993; Gass, 1993)。每個人不一定都能從自己經驗中獲得些什麼,若缺乏從經驗中找尋意義,就無法將所學轉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結果也將持續同樣的行為及錯誤。反思部分在探索諮商中被稱為「解說」(debriefing)活動,諮商員透過發問,以協助參與者解釋、說明及整理有關的學習和經驗(麥淑華、鄧淑英,2006)。目前有關探索諮商團體的運作情況,大多是著重於活動進行而疏忽解說活動的帶領;此外,有關帶領者的解說技巧也未有嚴格的要求,這都將讓探索諮商團體的活動效果大打折扣。換言之,在探索諮商的活動過程,專業輔導人員必須具備解說能力來協助霸凌者對象從活動經驗中對霸凌行為做出反思並尋找出意義,以獲得重新整理自我價值的過程。
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本文研究方向將從學校專業輔導人員的實際場景出發,在輔導霸凌者的課題中,針對霸凌者的特徵建議相關的探索諮商活動,並把焦點放在探討專業輔導人員如何運用諮商技巧來進行解說活動。目前有關解說的基礎皆建立在kolb「經驗學習圏」(the experience learning cycle)模式,但此模式對於強調諮商及治療要素的探索諮商則有其解說上的侷限性。故本文嘗試運用Egan(2004)所提出的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三階段循環的助人模式」(Helping Model)來思考專業輔導人員如何在探索諮商活動中應用此助人的程序與方法,從霸凌者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成長向度來解說活動後的反思、分享與回饋,以協助霸凌者獲得自我成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