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27期 社會福利與多元文化(2009年09月)

新移民家庭經濟安全與就業需求——宜蘭縣經驗

家庭在傳統上負有生活物質供應的功能,隨著社會變遷,家庭成員依賴薪資的收入,以供應日常經濟生活所需,家庭成員接受扶養,均深受家庭所擁有財產的影響(葉至誠,2001)。顯然,家庭經濟安全受到家庭成員就業穩定性的影響,尤其當家庭主要收入者遭遇失業,家庭經濟安全極易陷入困境,此外,對於原本處於社經地位劣勢之家庭,更常因不易就業或低薪工作,而難以維持家庭生計,另外,研究發現女性且未就業者、教育程度愈低者、擔任家庭照顧者的女性、女性單親者等都是落入貧窮的高風險群(王紹樺,2007),那麼,近幾年快速增加的外籍配偶的背景與處境,相當符合貧窮高風險群的描述。

新移民家庭是變遷社會中的新家庭型態,一般指的是1980年代末期開始因跨國婚姻來台的「婚姻移民」,特別是來自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大陸的女性配偶與台灣男性配偶所組成的家庭,亦有人稱之為外籍配偶家庭、大陸配偶家庭。由於此種婚姻型態係在國內某些弱勢或邊陲地區男性無法在婚姻市場尋得適當對象,而形成婚姻仲介(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但此種為了解決男方延續後代的壓力,女方希望藉此脫離母國的貧困的「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夏曉鵑,2000)的背後其實潛在許多問題。整理過去國內探討外籍配偶議題的研究與論文(釋自淳,2000;朱玉玲,2002;張鈺珮,2003;陳佩瑜,2003;葉淑慧,2004;田閔如,2005;張翊群,2005;陳靜蓉,2006;洪藝真,2006),主題大致可分為生命經驗、生活適應、婚姻品質、健康衛生、親職角色、家庭暴力、子女行為、識字教育、婚姻仲介、女性主義等方面。另外,邱汝娜與林維言(2004)指出外籍與大陸配偶因婚姻感情基礎薄弱、家庭經濟弱勢、社會支持網絡薄弱及家庭地位低落等因素,以致在台的生活面臨多種問題,包括生活適應不良、婚姻穩定性不夠、人際關係欠缺、社會支持網絡薄弱、家庭暴力、子女教養問題、停留期間謀生不易等。顧燕翎及尤詒君(2004)則指出外籍配偶在台生活適應的重要問題有七大項,即種族歧視與文化偏見造成的壓力、商品化的婚姻導致夫家嚴密監控,生活侷限在家庭中、短期婚配,婚姻穩定性不足、語言不適與文化差異、子女教養壓力、就業問題與貧窮化、婚姻暴力問題。潘淑滿(2004)也指出台灣的婚姻移民突顯了六項議題,包括:語言與文化的調適、社會支持系統薄弱、缺乏醫療與優生保健知識、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就業限制導致經濟失依、婚姻暴力的嚴重性。莫藜藜與賴珮玲(2004)針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指出六大項,即優生保健問題、語言學習困難、學校學習障礙、教育環境的隔閡、身分認同的迷惘與文化差異的適應、家庭生活壓力引起的生活難題。

內政部2003年調查顯示女性新移民的台籍配偶身分為榮民、身心障礙者或低收入戶者約占22%,而新移民家庭多半經濟較弱勢(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陳小紅,2005);台籍配偶與新移民結婚後,家中支出變多,若再加上新台灣之子誕生,將增加更多負擔,若是新移民來台後能夠順利進入就業市場,將可分擔家計(王舒芸,2008)。另一方面,筆者於95年度承接宜蘭縣政府社會處委辦之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福利需求調查中,發現約五成新移民無工作或未符合工作資格,有固定工作者占28.8%,其中又以服務業居多,占53.5%,其次是工業(含製造業),占14.6%。然而即使新移民配偶有工作意願,但由於語言、身分、學歷、技術等限制,易產生就業不穩定、低薪工作等情形,無法大幅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由相關研究不難發現新移民所面對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個人及家庭層面,其次才是社會與文化層面,這其中有關家庭經濟弱勢與就業困難的現象,所連帶影響新移民整體生活適應的程度如何,值得進一步加以檢視。因此,本文將藉由筆者過去參與的宜蘭縣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福利需求研究的資料分析新移民家庭現況,找出新移家庭經濟安全與就業之困境與需求,進而就近年國內有關解決新移民家庭經濟與就業問題之措施加以討論,並對照相關實徵研究結果,最後為此議題提出若干建言。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20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9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