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期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2012年09月)
建構弱勢少年復原力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輸送體系
少年是社會未來中堅,也是社會的未來發展的資源。那麼人的能力從何而來?是學習來的或是天生的?在現實中,我們大概都可以說,人的成長過程與環境關係密切。就如我們都知道熱帶植物移植寒帶是不能生存的,仙人掌無法在沼澤地存活。但是當前社會環境對於少年成長是否有積極性?每一個人的屬性和潛能是否被尊重、鼓勵與激發?如果是這樣,那麼人再優秀,是不是在不良環境中也不容易成長。
人的行為表現是否會依照當時所發生情況和看互動對象而有所不同,還是只看當時的心理情緒?從過去社會對青少年即有某種程度之偏見存在。常言少年具有叛逆性。從某個角度來看,少年的「叛逆性」是天生的或是學習來的?嬰兒肚子餓時,大概是沒辦法知道爸媽有沒有錢,才決定哭不哭嗎?至於人逐漸成長以後,自我判斷能力才會增加,會衡量環境與個人之關係,才會表現自認適當之行為。有聽過人說:「就年輕的時候比較不會想」這句話嗎?如果人的思考判斷力來自與成長經驗有關,那麼環境期待與互動方式,將會影響個人學習結果。中國文化中,對兒少行為表現的期待是「乖」,所以不期望孩子有表示對抗性反映。其實仔細深究,「叛逆」是「逆」誰的意見?「頂嘴」是「叛逆」?或是「自我內省和判斷能力提升」的行為表現?今年得獎的奧斯卡外語片「分居風暴」提出「人性本惡」還是「制度使人說謊」的疑問。
當個人面對環境或制度時,個人會學習何種方式來因應,以獲得需求滿足?Compas (1987)少年在生理與心理發展過程中正處於改變與轉變時期,缺乏合適因應的技巧而發展成不良適應行為型態。Larson與Lampman-Petraitis (1989)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少年情緒的易變性隨年齡而增加。Sampson與Laub (1993)研究發現發生偏差行為的主要因素影響是與家庭和學校社會化過程有關;其中,同輩團體的影響因素是很重要的。因此,要理解少年偏差行為,必須重視環境中,使他們成為易受傷害性(vulnerability)的危險因子,還是認定問題出在他身上。本文擬指出弱勢少年面對不良社會環境,社會福利政策規劃與服務輸送應以培育復原力為本,積極協助弱勢少年面對身心發展,以承擔社會與家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