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期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2012年09月)
兒童及少年保護中的暴力循環初探——以2006-2010 年家扶基金會案件為例
「讓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身心健康成長」,係繼聯合國兒童權益宣言後,世界各國法規與政策所共同遵行的共識;然而,兒童少年遭受身心虐待之情事,迄今不僅屢屢傳聞,更已發現「暴力惡性循環」之案例,即暴力在家庭世代間傳遞的現象。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基金會或本會)於2012年4月針對本會當時服務的3,577名施虐者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有779名施虐者有童年受虐的經驗〈占21.78%〉;換句話說,不到5名施虐者中,就有1名具有暴力循環的情形。
暴力的代間傳遞現象的數據和嚴重性,近幾十年來已漸漸被專家與學者以及著作中被披露。在
1968年和1987年,Steele 和Pllock 的調查就曾經在Battered Child Syndrome和The Battered Child兩書中被提到。60位虐待兒童的家長當中曾經在小時候有被嚴厲管教的經驗。此外,Straus (1973)曾經以1,146個家庭的小孩為樣本了解暴力傳遞的現象,並將研究發現發表在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期刊,研究指出18%的家庭會傳遞暴力行為給下一代。在臺灣,暴力循環的數據是否可能尚未被有關當局發掘?此外,國內鮮少揭露暴力代間循環的資料或案例,是否這代表有許多個案未被發現?「不當的親職教育」之表象,可能意涵著受虐兒童少年的施暴者,其童年的受虐創傷可能沒有機會獲得適當的處遇服務,內在創傷陰影還沒有被排除,又將當年受暴的管教經驗與方式,傳遞至下一代,甚至再複製至下一代。
目前國內兒童少年保護之服務措施,多聚焦在兒童虐待事件後的處理,提供受虐者、施暴者事發之後的補救性協助。然而,兒童少年受虐待之傷害涉及層面甚廣,所需的各項保護服務,付出的社會成本甚高。家扶基金會完成修法與率先倡議保護性服務之階段性使命後,目前除繼續提供第二線的補救性處遇服務外,近年更將兒童保護的重點擴及預防性工作;為中斷家庭暴力惡性循環,從施虐者開始著手,本會期待透過深入之探究,找出導致暴力循環的相關因素,以利研擬必要之防治措施,再藉由保護性業務之跨領域團隊合作,降低家庭暴力之代間傳遞的現象。
本文將針對暴力循環的議題,先進行文獻之探討,並檢視近5年來,本會兒童少年虐家庭中,親代之間的暴力循環現象以及相關性,並藉由服務個案之經驗之反省,了解本會服務及需求評估可進步之空間,並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兒童虐待的暴力循環現象,提出初步建議供政府與相關團體參酌,和作為日後深入研究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