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38期 當代社區工作(2012年06月)

回應高齡化社會當代社區工作:建構社區化長期照顧服務之探討

社會變遷過程衍生新的社會問題及需求,在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改善下,改變國人的疾病類型,連帶影響社會工作的服務方案及處遇模式。隨著醫療科技提升及生活品質改善,致死亡率降低;慢性病的盛行率增加,身心障礙與老衰人口比例漸增,失能通常發生在生命的晚期,功能障礙使得健康照護服務需求更加多元。在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中推估,2011年之長期照顧服務需求人數為為27萬9,411人,隨著人數逐年成長,導致長期照顧需求殷切(行政院,2007),而疾病慢性化更引發了對慢性病患的健康管理需求。

臺灣近年隨著政治、經濟、社會走向多元及開放,從農業、工業化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工作型態。勞動市場需求的改變,如產業外移、結構性之失業所帶來的變遷,連帶影響家庭的型態與需求;並對家庭照顧的角色及能量造成衝擊,隨著問題複雜化、需求多元化,間接影響老人晚年的心理適應。國家進入後工業社會,個人經驗與社會經濟轉型的結果,導致工作與家庭間調和、脆弱的關係、不足的社會安全,在此趨勢挑戰下出現新的社會風險(Beck,1992)。今日家庭所面對的問題,同時根植於時間或金錢所產生的經濟壓力與家庭崩解,在此發展脈絡下,改變了社區的角色及內涵。社區所扮演的角色及位置相形重要,藉由社區場域之介入,盼能有效能減少危險因子。以社會健康為例,研究指出生活型態扮演關鍵性的重要角色,也受到潛在的文化價值之影響(Radzyminski, 2007)。

藉由權力分享,共構夥伴關係,使社區得以發展,並成為1980年代以來,社區照護與社區研究的主流行動(Koné et al., 2000)。無論是護理、公共衛生、醫療及社會工作等專業,近年來皆更加重視社區的參與及協力夥伴關係的建立,透過「社區參與」達到介入之目標。因此,新的典範更加重視社區的參與,視社區為具有權力的行動主體,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專業人員擴大參與社區行動或社區研究。

黃源協等人(2009)指出社區發展可視為是一種過程,亦為目的。當其視為是一過程時,需透過理性的規劃、行動和評估;當其視為是目的時,是為促進社會的變遷和社會正義,以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社會工作者應如何透過專業知能的運用,敏銳的回應在社會因素影響下所造成「環境與情境」的變遷?在現有制度面下能否通盤的回應人口老化及家庭的複雜需求?在專業分工及政策規範下,以個案工作與團體、社區工作等單一方法的運用,是否仍能回應老人及家庭的異質性?如何決定服務對象需求的優先順序?上述問題應隨著社會脈絡變遷,予以重新檢視評估,進而掌握其合適性。故本文將以高齡社會的變遷為背景,探討家庭照顧功能式微下,社會工作者如何在社區場域內,透過社區照護模式的建立,以具體回應老人在照顧層面所產生的新興服務與需求。透過以社區為基礎的工作方法,及個案、團體工作方法之運用,運用綜融取向來回應服務對象的多元需求,以達增進服務的整合性目標,減少因業務委託、專精分工而帶來服務不連續之困境。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20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90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