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期 五都升格(整併)後的社會福利(2011年06月)
從「高高平、區區同」談福利輸送的價值:平等只是第一步,公平才是下一步
高雄縣市已於99年12月25日正式合併,隨著縣市合併緊接而來的不僅是區域的改變、人口的重整,更是整個區域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及城市永續發展的新面貌。這當中產生最大的改變其實是概念上的一個大轉變,高雄縣市從原本鄰居、層級、城鄉等概念轉變為「夥伴關係」,這概念思維的轉變,扭轉的不僅是經費的分配,更是許多福利輸送的改變。
縣市合併或升格之後對社會的影響層面很多,但目前的討論大多著眼於政府組織結構和行政程序的部分,較少從社會福利的面向來分析,但這卻是具體且攸關民生權益的大事。高雄市長陳菊在選舉前提出「高高平、區區同」的選舉政見,也就是原來的高雄市和高雄縣一律平等,為了盡速讓高雄縣市零距離,市府團隊將以「高高平等」為施政方針之一;此外,「區區同」則強調要讓大高雄市各區的社會福利達到一樣的高水準。
「高高平、區區同」的政見確實降低了民眾對於合併後所享有的福利會減少的疑慮,因為「平等」是社會政策很重要的目標,但是社會政策卻是在凝聚的基礎中來接納成員的差異、不同、甚至不平等,以及將之置於相同的制度與體系中,而朝向平等邁進(古允文,2001)。所以,差異和不平等本來就是存在的,不能視而不見。因此本文試著從「平等」與「公平」的價值來分析福利輸送體系,以作為政府相關部門擬訂福利政策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