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34期 五都升格(整併)後的社會福利(2011年06月)

五都升格,創造均等機會的兒童青少年福利政策

臺灣於99年12月25日在地方治理體制上,進行了精省後第三次重要的變革,將原有二都二十五縣市整併成為五都十七縣市,成為建國百年以來臺灣最大規模的區域重整劃分。五都除了原有的臺北市維持不變外,其它四都包括了臺北縣改制、臺中縣市合併、臺南縣市合併及高雄縣市合併,此外桃園縣雖然不在五都重劃範圍,但也同時升格為準直轄市,因此進行區域重劃後,臺灣成為五都十七縣的國土格局。五都整併意在提升臺灣競爭力,讓規模擴大後五都提升各項能力,可以個別對外進行國際間的城市競爭。然而五都新機會開展的同時,其他未升格的非五都十七縣市[1],是否會在資源排擠的效應下,相對成為被邊緣化的區域,進而擴大臺灣區域及民眾的貧富差距,已經成為五都升格後大家關心的問題。

在五都升格後,中央政府重要的財政分配相關配套法案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公債法卻仍未能隨同完成修正,導致不僅五都首長面對經費不充裕,施政困難無以全力發展的困境,更嚴峻的卻是非五都十七縣市馬上面臨的中央統籌款變成小餅,非五都縣市卻要競相搶食的財政經費受擠壓困窘難題。當五都升格的預期效益尚未萌發,臺灣無論五都或非五都發展議題卻已經限縮至資源排擠的焦慮時,社會福利可預期地又將成為經費受限時被犧牲的項目。原本欲藉由五都升格將資源的餅做大,以期擴大社會福利經費的預算,進一步再倡言為位居社會福利預算中最少及最弱勢的兒童少年人口增加經費或擴大服務,都變成無法符合現實可行的侈言與奢談。

因此本文首先介紹五都整併的脈絡與意義,藉以了解國家治理新局面的藍圖。其次整理五都形成後,可能產生的不均議題。再比較五都與非五都區域之間在兒童少年福利領域的可能差異。最後提出兒童少年福利政策未來發展原則與方向。期許受困在現有格局及預算下,政府對於兒童少年福祉需要創造及保證全國兒童少年不分居住區域、不受限於五都或非五都縣市的政治規劃,每一位兒童及少年都能得到機會及資源均等的發展。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94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