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34期 五都升格(整併)後的社會福利(2011年06月)

五都治理下的競爭與協調

近百年來,人類的經濟發展歷經前所未有的變革,工業化時代的來臨、技術發展的進步、運輸成本的降低等要素,讓全球的空間環境限制自此被打破,世界經濟體系步入了全球化的時代。小型國家要在這樣的世界經濟體系生存,無可避免的必需與世界接軌,這也是臺灣目前所選擇的道路。只不過當一個國家的貿易依存度越高,就代表國家經濟對於全球貿易的依賴程度越高,相對受到世界經濟變動影響的風險也就越高。臺灣於2008年間的貿易依存度已高達123.31%(行政院主計處,2010a),從2000年起已成長近38個百分點,但隔年受美國次級房貸影響而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餘波所影響,讓2009年間的進出口呈現負成長,貿易依存度也降至99.91%,可知臺灣經濟受全球化影響之深。

如此開放性全球競爭策略的選擇,持續為人民帶來高度變動的風險,最明顯的顯現在失業率的提升,或是物價水準的升高造成實質所得的下降等。高度的風險只會讓社會經濟環境更趨不穩定,因此更需要採取「補償策略(Compensation Policy)」,例如所得政策、勞動規範的制定與普及式的社會政策等,來回應與降低這樣的風險。

隨著加入WTO與未來簽訂ECFA的過程,臺灣與全球的聯繫越加緊密。五都改制為直轄市成為馬政府「全球競爭」策略的一環,希望能藉此重新建構與地方經濟的連結,五都選舉意味著地方版圖的重劃開始展開,並蘊含著以五都為火車頭帶領地方發展的意涵。不過,先進國家區域發展的結果顯示,全球化的結果經常是造成更大的區域不均衡發展。原因是製造業外移導致了「去工業化」的過程,其結果是生產者服務業集中於某些全球「結點」,這導致了區域發展的失衡:某些區域順利地與全球市場接軌,從全球化過程中獲利;某些區域則從這個過程中剝離並進一步被排除。

臺北大學周志龍教授就發現,在經過將近三十年的「發展式國家介入」模式臺灣經濟發展核心就成為北中南三大區塊,當和國際連結就越加緊密時,與地方經濟間的連結卻越見鬆散,區域發展不均衡程度越發擴大。令人意外地,這樣全球化開放的過程不僅沒有對於地方產生「雨露均霑」的外溢效果,反而將這些核心經濟區域更推向全球。伴隨而來的是被排除地區必須承擔更高的全球變動風險,在未受其利前先受其害,造成失業率增加、貧窮率提升與所得停滯(或倒退)。這個二元結構所形成的相對剝奪感將形成進一步推進全球化策略的阻力。

五都選舉重劃地方版圖,自2009年底開始全臺灣有60%的人口成為「直轄市民」,剩下40%的人口則成為「非直轄市民」。五都改制所帶來的經濟成長還未顯現之際,資源大幅度傾向於五都,已埋下了擴大區域不平等的因子。而為達升格門檻的縣市合併是否真有其必要性值得再思考。又一個小小的臺灣是否需要高達五個的直轄市,還是更應把資源投入在地方性的發展,找到各個區域的比較利益所在,否則區域發展不平等只會加劇全球風險帶來的影響,即將要加入ECFA的未來衝擊只會更大。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9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