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期 五都升格(整併)後的社會福利(2011年06月)
遊民問題與管理之探討分析
我往哪裡去?何處是我家?上帝遺忘我了嗎?我希望能重拾信心,自力更生,回歸主流社會。「遊民」(或稱街友)是世界各國各大都市普遍存在的特殊社會現象,不只是臺灣有遊民的問題。遊民問題已隨著社會變遷而使遊民因素和型態轉變,遊民因素由昔日單一因素(老或身心障礙)轉變為受到多重因素的衝擊影響而形成新遊民(失業、破產、家庭暴力等)。遊民通常處於社會較底層的一群人,鮮少獲得社會各界重視的弱勢族群,因此如何有效增進其因應能力、安適程度、充權與否、問題預防等都是迫切需要的服務規劃和管理。遊民服務提供的「專業」處遇是當前協助遊民的重要挑戰,有著專業服務方案的設計和輸送,其號召力、動員力、影響力更大,永續力更強。特別當社會有更多的感召者加入遊民服務和關懷行列時,社會就不再是冷漠、疏離、自私的景象,不是有一群人躲在黑暗的涵洞或破舊房屋過著悲情的日子,或餓死或凍死,而是呈現社會「覺有情」的人道關懷情境。
遊民組成的異質性,導致衍生的問題趨向複雜性,相對的需要政府更多經費的介入,才能逐一解決。目前提供遊民服務大概都是由政府委託民間社團體辦理或自發性辦理,以定點方式進行訪視,評估身體狀況、就業意願及工作能力後,再予以收容輔導等。因遊民可能產生的問題多而複雜,如:1.製造髒亂有礙市容。2.傳染病防治死角。3.治安問題(金融犯罪、外籍配偶、人頭戶)。4.人道問題(無名屍體的處理)。5.公共安全問題。6.觀光客的眼光。因此,如何透過社會工作的專業,把遊民對「家」的期待與人性溫暖的夢想結合,是專業社會工作的一大考驗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