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期 五都升格(整併)後的社會福利(2011年06月)
志願服務、時間銀行與服務學習之比較
近年來臺灣的社會服務風氣頗為興盛,在各行各業都可以看出許多人熱衷於公益服務,從服務當中得到心靈的滿足與知能的成長,使「志工臺灣」成為最美麗的風景。由於服務觀念漸植人心,使許多單位開始規劃不同的服務方案,希望讓更多人可以參與。歷史最悠久的志願服務,參與人數最多,最為眾人接受。除此之外,1960年代從美國開始,學校鼓勵學生與社區結合從事服務工作,形成的「服務學習」的風潮。1980年代開始,「時間銀行」制度在世界各國亦得到肯定而大力推動。這些制度也影響到臺灣服務風氣的形成,有些單位大力推動「志願服務」,有些機構興致勃勃嘗試「時間銀行」,學校更建立了「服務學習」制度,令人目不暇給,也讓人眼花撩亂。惟這些制度產生的歷史時空、制度精神與推動方式,畢竟有所不同,造成許多觀念上的混淆,令人無所適從。另外,如果制度設計不良,也會帶來負面效果,例如想要推動「時間銀行」制度,卻無適當的服務方案以供交換,對抱持高度期待的服務提供者而言,不啻加深其對制度的挫折感。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服務制度,不是一蹴可及之事。本文不在比較這些制度的優劣,只希望釐清這些制度的基本精神、服務設計與推動方式等層面,以做為民眾選擇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