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期 慶祝建國百年、社會福利專輯(2011年03月)
慈善與變遷:我國志願服務發展的特色
臺灣的志願服務在社會福利、醫療、教育、文化、運動、人權倡導、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等各個公共服務領域都有相當大的貢獻。許多志工都戲稱自己是「愚人」,也還好社會中有這一批愚人,假如我們少了這群愚人,「貧苦的人就得不到溫情;參與運動者就少了衝勁;被虐的動物就缺乏憐憫;兒童樂園中的小孩就少了樂趣;孤獨無依的人就缺乏友誼;博物館與藝術館就少了文化;弱勢族群就沒有正義;青少年也就沒有未來」[1]。尤其是在一個原子化的個人主義社會,如果沒有一些人願意關懷他人,就可能回到人與人相互爭奪的野蠻社會。我曾在許多場合詢問志工,臺灣社會最缺乏的是甚麼?即使經濟再不景氣,許多志工仍然覺得臺灣社會最缺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當然這些話是出自已經參與社會關懷的志工心聲,她們是有所感慨而發。不過這幾年臺灣的人心,從覺得臺灣社會很亂到有所盼望,我們期盼的是甚麼?難道只是生活更加富裕?我相信大家所追求的美好社會不只是物質經濟的問題,而是人與人之間如何更加和諧的問題,而我也一直覺得志願服務是追求美好社會的希望。
有一份聯合國的研究是從世界各國去問基層民眾,問她/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甚麼?經過分析之後,研究報告歸納出「富裕、文明及自由」是多數人所追求的理想。可是現實的社會是如何呢?西方的學者以「劇毒」(toxicity)的隱喻來形容當代社會的特徵(Furedi, 1997),過去幾十年,人類不僅是持續汙染環境,也不斷汙染人與人的關係,我們有劇毒的父母虐待其子女、劇毒的夫妻毆打配偶、劇毒師生暴力相向、劇毒的教會寺廟斂財騙色、劇毒的職場剝削勞工。
反觀在國內,許多政治人物與媒體也一直散播「恐懼文化」(culture of fear),似乎只要誰一當選,臺灣就得滅亡,而社會與學校也一再教我們的小孩不要相信別人,因為這是一個恐怖的社會。固然這個社會有罪惡存在,但是我們也相信人類有能力讓這個社會變得比較好,但總是要有人願意這樣做。多數政治人物與媒體有其政治與商業利益,我們很難期待他們在追求美好社會中扮演正向積極的角色,但是我們願意相信人民有力量來扮演這個角色,就好像社會學家Anthony Giddens所說的,相信民眾是聰明的人,而且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的社會不應該是劇毒的社會,我們也沒有理由生活在恐懼當中。雖然我們不能期待志願服務是萬靈丹,但相信志願服務是創造美好社會的積極力量。在本文中我們要討論志願服務的理論觀點,過去幾年來臺灣志願服務發展的特色,以及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